巴菲特的投资经验、知识储备和商业理解,都是奠基在传统行业之上,而互联网科技却早已颠覆了这些既往的规则。
在今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或许我们会看到一代股神的认错。如同十年前他所说的:
“2008年期间,我在投资方面干了一些蠢事。我在委托方面至少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当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接近顶峰时,我买入了大量的康菲石油的股票。我没能预测到下半年出现的能源价格的剧烈下滑。我现在依然相信,将来石油价格高于当前每桶40-50美元的可能性很大。但迄今为止,我犯了致命的错误。即使石油价格进一步上涨,由于我买入的时机错误,已经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付出了数十亿美元的代价。”
将这段话里的康菲石油换成苹果公司,几乎不用再改动其他文字,就能精准反映巴菲特2018年在试图改变投资赛道时所遭遇的滑铁卢。过去两年,巴菲特所在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先后多次重仓苹果股票,持有总数超过2.5亿股。但近来苹果股票暴跌,市值缩水三分之一,从全球市值第一退至第四,巴菲特也因此遭遇重创。
和十年前不同的是,2008年让股神巴菲特后悔买入的康菲石油股票,是地道的传统行业。而苹果,则是后来居上碾压传统行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后者恰恰是巴菲特最陌生的领域,但却非常不巧又被公认为代表了未来。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互联网科技股,那只能是一个过去式的股神了。
巴菲特陷入这样的悖论中去:如果他还一如既往坚持只投传统行业,那他其实已经一只脚踏入了过去的河流,终有一天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如果他投资互联网科技公司,却又必须要做好浴火重生的准备,他的投资经验、知识储备和商业理解,都是奠基在传统行业之上,而互联网科技却早已颠覆了这些既往的规则。
打个未必贴切的比方,一个在农耕文明中谙熟经济游戏规则的商业巨子,如果仍以马车运行的逻辑来评判汽车,他注定遭遇失败。巴菲特现在就面临这样的窘境。
“不投资那些自己不了解的行业”,这条巴菲特金规,被无数投资者奉为圭臬。但很抱歉,巴菲特已亲自毁掉了这条准则。
以坦诚著称的巴菲特,此前并不讳言自己不懂互联网科技股,所以他很长时间内不为所动,仍在传统行业重仓,对互联网科技股敬而远之。
巴菲特进军科技股是从2011年开始的,可谓后知后觉。但这个开场白却唱跑了调,他投资的是IBM,因为这家公司“符合我的所有投资准则”。什么宽广的护城河、稳健的现金流、在软硬件领域遥遥领先的地位……但很不幸,IBM的护城河很快被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攻破,营利下滑,未来的愿景也堪忧,巴菲特为此亏了数亿美元。
苹果的未来如何,以及巴菲特此轮重仓的最终结局,虽然尚不好说,但至少,他存在如康菲石油般“买入时机的错误”。从巴菲特透露出的投资逻辑看,仍未有根本性改变,还大体是浸淫传统行业时累积的那些秘笈。也难怪,毕竟巴菲特89岁了,思维定势已经很难被自我超越。他过去的商业投资越成功,可能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他对已被颠覆、快速迭代的新科技逻辑的理解越偏差。
又能怎样呢?巴菲特已经是我们所能膜拜的所有所谓“股神”中最不差的那一个。怪只怪这世界的科技与商业变化太快,而任何传统的理念和判断惯性都已跟不上其节奏。
传统行业有其维系数百年的商业运行逻辑,已形成一整套评判公司优劣和远景的准则。互联网科技行业则有着另一套的金科玉律,尚在我们发现的过程中。
巴菲特摸到了传统行业投资的奥妙,只是人的计算总有其限度,在众多投资中出过小比例的差错,这并不有损“股神”的名号,2008年巴菲特投资康菲石油的失败,就是如此。但对IBM的投资失败,则可能是另一种意味,就是自信满满的巴菲特完全没有预料到还有云计算降维打击这回事。
苹果充沛的现金流和所谓的护城河,可能也给他某种预期。退一步讲,即便某一天苹果股价上扬,那也难以佐证巴菲特在互联网商业领域的投资逻辑足够精准。
那个股神,早已被互联网科技抛在身后。
韩福东(媒体人)
昨天,孙宇晨又上了头条。据报道,昨日凌晨,2019年巴菲特午餐的竞拍胜出者揭晓,正是孙宇晨。竞得价格4567888美元(合人民币约3153万元),创下巴菲特午餐竞拍价历史新高。
巴菲特慈善午餐的价值在于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是市场对股神自身时间机会成本的衡量和体现。
现年91岁的香港富豪李兆基准备退休。3月20日,恒基地产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收到公司主席及总经理李兆基通知,因年事已高,现正式考虑退休,将建议由两个儿子李家杰和李家诚出任主席和总经理一职。
交所1月31日对天神娱乐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逐项列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并购资产形成商誉的具体事项、时间、金额及历年来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情况。并说明是否存在利用形成商誉相关资产进行利润调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