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2018年3月以来,产业资本一直在延续着净减持态势,期间月度净减持曾数次高达百亿元,但自2019年初市场回暖后,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迅速下降,1、2月净减持规模徘徊在10亿元级别。
在净减持规模骤降的同时,产业资本增减持规模却双双突现200%以上的激增状态。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情况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产业资本内部出现分歧:趁势离场者有之,大举入市者亦有之。这其实也是当下市场渐热,投资者真实心态的另一种反映。
双双激增
2018年,产业资本持续净减持,仅在当年2月出现全年唯一一次净增持,金额只有19.09亿元。从其他月份情况看,有3个月产业资本单月净减持超过100亿元,全年净减持额高达617亿元。
“此前,在‘紧信用、去杠杆’政策背景及经济周期下行大环境中,产业企业资金流动性较差,因此,产业资本连续净减持。”成恩资本总裁王璇说。
在2019年,这一情况正得到改观。1月,产业资本净减持金额仅为10.48亿元,其中增持108.34亿元,减持118.82亿元;2月(截至20日),产业资本净减持金额仅为11.93亿元,其中增持312.10亿元,减持324.02亿元,增减持金额较上月均出现200%增幅。
这一情况表明,当前产业资本内部出现分歧:部分资本趁势离场,部分资本却在大举入市。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以来,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发布相关增减持计划或进展。其中,减持的上市公司占据绝对多数,达250余家。但从近期实际出现的增减持金额看,二者又几乎相差无几,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发布了大额增持的信息。
对此,新富资本研究中心表示,第一,企业经营层面分化效应使产业资金大幅增持优质公司,减持一些竞争力较差公司;第二,去杠杆后资金紧缺导致产业资金大幅减持套现。
在王璇看来,2月产业资本增持规模大幅上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此前“政策底”、减税等相关政策传导逐步落在实处,从1月新增贷款及M2数据看,产业资本资金流动性会得到改善;第二,市场春季行情启动,投资情绪升温,风险偏好逐步提升,产业资本逐步加码公司基本面向好或政策重点扶持产业公司。
信心流露
对2019年以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增持现象,某券商在对一家上市公司的评价中表示,实际上公司实控人持股比例已很高,对公司有控制力,短期不需提高持股比例,依然选择增持是强烈的信心流露。目前,板块和公司估值下行、市场缺乏信心,公司目前经营情况稳定,业绩增长与估值不符,公司价值被低估。
以上是不少公司不断增持的原因。如不少增持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其理由往往就是:“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看好国内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价值,同时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持人拟实施本次增持计划。”
但与之相矛盾的是,也有大量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趁市场回暖而大幅减持。不过,在这些公司中,有些减持属于正常减持,如不少股权投资公司的投资基金由于解禁,会通过减持实现资金退出。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管称“因资金需求”而进行减持。
王璇表示,产业资本增减持的分歧,主要是以产业资金流动性为主要考虑因素,由资金流动性差的企业部门流向资金流动性较好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市场对行情走向的分歧。
市场渐热
产业资本内部分歧实际上是当前市场的缩影。2019年以来,由于外资买入等因素,A股迎来一波反弹。
一部分资金看到机会,认为市场反弹在即,甚至有不少声音认为当下正是新牛市的起点,但另一部分资金却表现得较谨慎,认为大机会尚未出现,反而趁着短期反弹卖出获利。
新富资本研究中心认为,产业资本分歧也反映了人们对后市的预期。近期反弹比较迅猛,市场情绪趋热,赚钱效应显现后,资金调股换仓、跑步进场。从估值、政策、资金流动、企业盈利等多个维度看,当前可称得上是牛市的起点,只不过后续行情或有波折。
“春节前后这波反弹,特别是节后由于信用宽松政策刺激,反弹力度及持续性较以前的反弹都有所加强。目前,市场对‘牛市’起点呼声愈演愈烈,经过春节后做多情绪释放所带来的普涨后,个股走势将呈现一定分化。基本面向好板块和个股大概率还有向上空间,对基本面持续向下个股而言,此轮反弹即将结束,甚至还会有一轮下行。”王璇说。
新富资本研究中心坦言,对2019年市场行情预期还是偏保守,但赚钱效应会比2018年更好。
近期,A股产业资本减持力度加大,违规减持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正在成为交易所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