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身居功能饮料“二把交椅”的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实了A股上市的传闻,并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和一期辅导。然而在业内看来,对大单品东鹏特饮过于依赖的东鹏饮料公司,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功能饮料市场顺利完成百亿营收目标,尚有一定难度。
上市暂无时间表
据证监会消息,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鹏饮料”)拟在A股IPO,现已接受华泰联合证券上市辅导,于2019年5月24日在深圳证监局进行备案,第一期辅导已完成。
官网资料显示,东鹏饮料始建于1987年,是深圳市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2003年9月完成国有企业向民营股份制企业改制。目前,东鹏饮料集团以深圳东鹏为母公司,已建成投产广州增城、东莞道滘、安徽滁州3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18万吨,南宁、重庆生产基地也在筹建中。
另据天眼查信息,东鹏饮料的法定代表人为林木勤,注册资本为3.5亿元,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林木勤(持股56.85%)、天津君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0%)、深圳市鲲鹏投资发展合伙企业(持股7.36%)。此前曾投资小罐茶、滴滴出行、洽洽食品、来伊份等企业的加华资本,在2017年对东鹏饮料进行了战略投资,投资金额为3.5亿元。
对于上市规划,东鹏饮料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公司确实有上市计划,但细节暂不便回应,“上市备案只是一个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规范企业管理的动作,很多企业都在做。先练好内功再说,目前上市没有时间表。”
难逃大单品依赖症
据东鹏特饮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东鹏饮料销售额破40亿元,2018年收入超过50亿元。业内普遍认为,尽管东鹏饮料营收增幅达到25%,但难逃对大单品东鹏特饮的依赖。
2009年,东鹏特饮问世,在发展过程中似乎刻意与功能饮料“老大”红牛进行区别。前期,红牛主打罐装产品,东鹏饮料选择了瓶装。后期,东鹏特饮推出金罐产品,但价格在3.5元-4元区间,不与红牛的6元价格带形成正面竞争。在市场开拓上,东鹏饮料挖来了曾在加多宝任职的卢义富和吴兴海,以期扩大版图。
如今,东鹏饮料形成了以东鹏特饮为主,九制陈皮饮料为辅,纯净水、纸盒装清凉饮料为基础的产品结构。东鹏饮料京东旗舰店显示,其九制陈皮饮料、柠檬茶等产品反响平平,评价人数寥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东鹏饮料目前的产品组合不够丰富,产品线的打造还存在不足。东鹏饮料选择上市,是因为整个功能饮料行业有消费需求。为进一步取得发展,进行多品牌、多品类的战略布局很有必要,这就需要依托资本端的力量推进。
在不断追赶红牛的同时,东鹏饮料还深陷多项诉讼。天眼查信息显示,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投资的多家公司因侵害商标权、外观设计专利、买卖合同纠纷等被起诉至法院。2019年,东鹏饮料还因东鹏特饮外观专利过期后仍继续出售相关产品,而被永州市冷水滩区市场监管局罚款3万元。
“一超多强”局面难破
前瞻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我国功能饮料零售额由2013年的232.6亿元增至2017年的415.2亿元,2018年零售额突破450亿元,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680亿元。
在行业向好的背景下,东鹏饮料早在2013年就已进行全国布局,但北方市场依旧是其软肋。林木勤在今年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东鹏特饮还是区域性品牌,所以企业的短期目标还是将东鹏特饮打造成全国性品牌。如果完成这个短期目标,公司达到百亿营收的规模自然是水到渠成。”
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市场发现,红牛依然在功能饮料市场处于领军地位。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红牛年销售额稳定在200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红牛与兄弟品牌“战马”销售额合计147.2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红牛“再度创下史上最好成绩”。
前有猛虎,后有追兵。随着更多品牌入局,功能饮料的竞争环境也更加严峻。前瞻研究院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功能饮料包括红牛、乐虎、东鹏、魔爪、卡拉宝、中沃、黑卡等。其中,红牛占据市场半壁江山,乐虎、中沃与东鹏特饮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东鹏特饮、乐虎、中沃的营收分别为50亿元、30.79亿元、25亿元。
不少品牌已表现出“水土不服”。2018年3月到6月,卡拉宝中国市场两任总经理相继离职,近期又被爆出产品降价销售。而据中金公司的调研报告显示,一出生就备受关注的可口可乐旗下“魔爪”,在中国市场首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港元。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功能饮料市场差异化程度低,品牌优势较为明显,“一超多强”的局面暂时难以打破。在红牛重压下,东鹏饮料走向全国会受到较大阻力。IPO成功将有利于东鹏特饮进行扩张,但能否成功上市还是未知数。(王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