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铺不能想着沃尔玛的事儿

2014-05-04 10:05    来源:河南商报

 嘉宾在为员工做定位培训

  嘉宾在为员工做定位培训 记者 陈亮/摄

  在投资整形美容医院以前,“户外”、“学习”、“理工男”,是常波身上的几大标签。

  从“眼整形”到“修复”,再到“私人定制”,常波的团队在半年内三调定位。错了?没关系,及时改。在常波看来,定位,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理工男”

  跨界做整形美容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自己的标签,提起常波,大家多会提到:学习、户外、正能量这几个词。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常波,戏称自己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他的创业史也始于IT,投身于做河南首家私有云集成服务商。

  此后,热爱户外运动的他又创办了郑州明朗户外用品,这在河南也算是首创。

  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以“户外”、“学习”为标签的理工男,却在去年投资了一家整形美容机构,这场跨界的“恋爱”谈得并不那么顺利。

  “做IT和户外这些行业时,我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是有想法、有干劲、有方法的企业家,但是当你从一个运营者变成一个投资人的时候,你就要弄清楚自己的定位。”常波说,企业的发展需要定位,投资人同样也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采访中,常波多次提到一句话,“运营你所擅长的,投资你所看好的”,这也是他对予美这家企业的定位。

  定位失准

  品牌无法获消费者青睐,很难成功

  在找准了自身定位的同时,常波及他的团队也在一路摸索整形美容医院的定位。

  起初,他们定位于做专业的“眼整形”。目标是中原地区最专业眼整形医院,做成“眼整形旗舰”。

  “我们分析了整个整形美容市场之后发现,有50%以上的整形手术都集中在眼部,但是很少有医院专门来做这个。”

  常波说,目前河南省有相关资质的整形医院有上百家,美容院更是不计其数,如何进入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获得顾客认知?如何使品牌在心智大战中胜出?本着区别于其他人的差异化原则,他们选择了走眼整形这条路。

  经过半年时间的尝试,现实给常波以及其运营团队泼了冷水。与设想的不同,来的顾客,多数并不是想做眼部整形,而是要求做磨骨、抽脂等大型手术。

  之后,常波分析了原因,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顾客不了解医院,品牌无法进入顾客心中。

  “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常波说,眼部整形这一定位,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调整思维

  找准定位,要“内外兼修”

  经过首次尝试不成功,予美尝试定位于“修复”。

  但常波说,这次的定位难以找到合适的、足够小的落脚点而被暂时搁置。

  去年年底,他开始学习专业的定位课程,并寻找自身的问题。

  常波后来总结,初期定位,他停留在内部思维,只考虑到企业自身的优势资源,找到一个具体的项目,去选择消费者,这在市场中难免陷入了同质化的竞争。

  两次尝试之后,常波意识到,定位要将内部思维和外部思维交织起来,“内外兼修”。

  “以往是我们选择顾客,现在要让顾客选择我们。”常波将目光转向量身定制,细分某一年龄段的人,为其提供中高端的私人定制服务。

  他认为,抢先定位私人定制这一概念,能够实现与众多整形医院差异化。

  不断尝试

  定位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寻找定位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纠结且焦虑的过程,经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碰撞,常波的团队对未来的认知,也逐渐清晰。

  常波认为,一个企业的定位要能守得住,不能贪多贪大,切记不能“小卖铺想着做沃尔玛的事儿”。

  企业转型牵扯到方方面面的资源,不可避免地遭遇阵痛。

  常波笑言,定位本身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在采访中,常波的团队对此次的定位充满信心,不过,他也同时坦言这次的定位有可能还是错的,但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学习如何整合资源,终将找准自己的定位。

    (记者 陈晓丽 实习生 徐聪智

责编:王慧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