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数据显示,2014年,香港地区保险业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中,新保单的保费为244亿港元,占2014年香港个人业务的总新保单保费(1136亿港元)的21.4%。从保费的绝对增长规模上看,内地访客2009年在港新保单保费仅为30亿港元,2010年为44亿港元,2011年为63亿港元,2012年为99亿港元,2013年149亿港元,2014年为244亿港元;也就是说,2010年同比增长14亿港元;2011年同比增长19亿港元;2012年同比增长36亿港元;2013年同比增长50亿港元;2014年同比增长95亿港元。
内地访客去年到港购买244亿港元保单
对港个人业务贡献首超20%2013年,内地访客对港个人新单保费的贡献为16.1%
对港个人业务贡献首超20%
2013年,内地访客对港个人新单保费的贡献为16.1%
虽然2014年已经成为了匆匆那年的光影尘埃,但是这一年还是给历史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些许记录。
比如,对于香港保险市场来说,内地访客新购买保单的保费占香港个人新业务保费的比例,首次超过20%。而这一比例首次超过10%的情况,仅发生在不久前的2012年。
两年的时间,内地访客对港个人新单保费的贡献就由10%提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20%。两年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由99亿港元,一举增长1.46倍,达到2014年的244亿港元。
曾有香港立法会保险界议员说,内地顾客是香港保险销售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对于内地访客越发流行到香港地区买张保单的现象,本报曾在2013年“五一”长假之后进行过深入报道和剖析,即两地法治环境的差异、内地保险制度的“缺失”以及保险产业链条的缺失,被认为是内地保险市场与相对成熟的香港保险市场之间的差异。
似乎,内地访客去香港购买保险的一个最务实的考虑是保费“便宜”。对此,内地险企似乎有话说。
增长近百亿港元
3月13日,我国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保险业在2014年的毛保费总额为3297亿港元,与2013年比较,上升了13.4%。而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内地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0234.81亿元,同比增长17.49%。
在一并公布的所有数据中,内地访客对港保险业务的占比数据极为扎眼,仍在不断提升。
此前,内地居民赴香港买保险的热潮就受到业内关注,《证券日报》(关注微信公众号:zqrbbaoxian,回复“3006”查看)也对此刊发多篇报道(详见2013年,5月16日《去香港买保险 我们缺失了什么?》《保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短腿》、5月21日《去香港买保险应警惕什么?》,5月23日《五年五大官司揭示中国保险业典型性缺失》,10月24日《引荐赴港买保险内地保险经纪乐当介绍人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提示风险》,以及2014年6月12日《内地访客对港保险业贡献18%业务》)。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数据显示,2014年,香港地区保险业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中,新保单的保费为244亿港元,占2014年香港个人业务的总新保单保费(1136亿港元)的21.4%。
这一占比数据相较2013年,提升了5.3个百分点。此前香港监理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内地访客在香港地区的新保单保费仅为139亿港元,占香港个人业务的总新保单保费(923亿港元)的16.1%。
2014年内地访客新保单保费从2013年的139亿港元增长到244亿港元,意味着,一年间,内地访客购买香港保单规模增长了近百亿港元。
《证券日报》记者对香港保险业历史数据所做的统计显示,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于2005年首次发布内地访客在港购买保单数据,其时,在2005年的后三个季度,内地访客的新业务保费占香港个人业务新业务总保费的比例仅为5%,这一比例维持在5%-6%区间直到2009年才被打破。
此后,即自2009年开始,内地访客对港保险业务的“贡献”不断提升。
2012年,内地访客对港保险业务贡献由2011年的9%突破10%,一举达到12.8%,并在随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香港个人新保单中内地访客保单占比,2013年,第一季度为12.5%,上半年为13.1%,前三季度占比14.9%,2013年全年占比16.1%。2014年,第一季度占比18.2%,上半年占比18.4%,前三季度占比首次突破20%,达到20.3%;全年占比21.4%。
从保费的绝对增长规模上看,内地访客2009年在港新保单保费仅为30亿港元,2010年为44亿港元,2011年为63亿港元,2012年为99亿港元,2013年149亿港元,2014年为244亿港元;也就是说,2010年同比增长14亿港元;2011年同比增长19亿港元;2012年同比增长36亿港元;2013年同比增长50亿港元;2014年同比增长95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