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体验店“老师”用“离子刷”为一位老人治疗关节痛。介绍完血液知识,“老师”话锋一转,告诉老人们正在体验的是高电位治疗仪,通过高压电可以净化血液,疏通血管、修复受损细胞。
“体验店”多次被查更名重开
西城区平原里也有一家“煌益”免费体验店。一些老年人常去排队做高电位理疗。担心老年人上当,白纸坊派出所特意在店内张贴“温馨提示”,建议老年人在购买医疗产品时要核实产品资质并与子女协商。白纸坊派出所民警表示近年来他们收到很多举报电话,大多称自己父母沉迷“高电位”治疗,希望官方查处店铺。
新京报记者在煌益劲松店和平原里店发现,这两家门店销售给老人的主要是型号为GK-3C和GK-5C的高电位治疗仪。
北京市工商局企业信用查询网站显示,北京煌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14年12月10日变更为北京煌益科贸有限公司。
在变更前,2013年10月24日,北京煌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市工商局顺义分局以“使用未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名目罚款5000元。
这不是煌益系公司第一次违法,有媒体报道,早在2005年,煌益系下属的北京煌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以举办义诊为名,利用高电位理疗仪和理疗垫为来参加“义诊”的人治疗高血压、高血脂、中风后遗症等老年病。此举遭相关部门依法责令停止,使用的医疗设备被没收,并罚款2000元。
事实上,煌益公司销售的国康系列高电位治疗仪,在2010年、2011年两次被北京市药监局抽中,记者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医疗器械质量公告([2010]第2期总第10期)中查询到,北京煌益被抽查的当批次GK-5C、GK-3C均因“短流电路、外部标记中电源频率、输入功率标记不符合”而被认定“不合格”。2011年的一次抽检,当批次产品因外部标记问题被判定“不合格”。
两次抽检不合格并未对煌益公司取得北京市药监局下发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造成影响。
此外,记者注意到,平原里体验店内没有公开悬挂“营业执照”,在店内记者发现一张被掩盖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显示名称为“北京圣顺荣冠信息咨询中心”,一般经营项目是“经济贸易咨询”。执照场所与平原里店地址一致。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办理允许销售医疗器械的执照非常困难,行内基本都选择这种方法打擦边球。
上述体验店员工透露,他们属于北京煌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北京有128家“煌益”直营店面,2018年底计划开到10000家。
理事会“拉人”揭秘
入会:买仪器的老人,自愿帮助宣传产品可被体验店选入“理事会”。
理事职责:每周值班两天半,发放体验座位号,管理秩序,负责上街拉人。
提成:卖一台仪器提成300元,最高时每台曾提成500元,折算成旅游基金。
忽悠1
免费体验 专找老年人
6月1日,新京报记者通过面试进入“煌益”平原里店上班。这家店位于陶然亭地铁站附近的盆儿胡同内。店铺约30平米,室内设施陈旧。
6月2日早上不到8点,平原里体验店门口已排起了70余人的队伍,他们绝大多数满头白发,其中不乏坐轮椅者。
临近8点,几名穿着印有“煌益”Logo橘色T恤的老人开始给排队老人发号,“前30位的老人可以进店体验40分钟。其余的老人需要继续等候。”
8点,体验区内,待老人们就座后,一名20多岁的工作人员登场,“在课堂上你们叫我老师,下了课我就是你们的孩子。”
体验课上“老师”播放视频介绍说,外国科学家称现代人体内有大量毒素,并从肾脏、血管等处解剖出黏稠油脂等物质。
介绍完血液知识,“老师”话锋一转,告诉老人们正在体验的是高电位治疗仪,通过高压电可以净化血液,疏通血管、修复受损细胞。
一节课眼看结束,“老师”发问,既然这么好,叔叔阿姨们要不要带新朋友来?你们带新人来,是为了他们好。
40分钟到,白色仪器发出“嘀嘀”声,在几名老人带领下,大家伸出双手摆出“胜利”手势,并齐声大喊“yeah”。
这样的体验课,每天开设8场、每场30人,周二到周五晚,还会增加“晚场”。
忽悠2
“情感绑架” 目的高价卖仪器
6月1日记者面试时,一名区域经理见面即称,这里工作辛苦,大量的工作通常在下班后,销售员需每天做家访,陪老人聊天,替他们买菜,逢年过节要登门送礼,她建议记者尽快搬到宿舍,参加每晚11点后的集体学习,“你没有女友更好。”
和记者入职当天得到的忠告相同,平原里店的员工告知,干这行,与老人们搞好关系是工作的重心。
一位80多岁老人哭诉老伴去世,“老师”张芳(化名)把头枕在她肩膀上安慰。建议老人常来店里,并提出可去老人家里陪伴她的想法。老人抹抹眼泪说,等过一阵子我邀请你们去我女儿别墅住。
“老师”和绝大多数老人们关系亲密,他们可以准确叫出每一位老人名字,熟知老人的身体、家庭情况,称呼他们“叔叔阿姨”。
双方也有不和气的时候,6月1日下午,“煌益”劲松店第一堂课刚开始,一名70多岁的老人一直抱怨他上周六下午顶着烈日来却发现店铺关门的遭遇,说着说着骂了起来,起身揪住一名“老师”,“你们就是忽悠,什么免费体验,就是为了卖仪器。”
那名“老师”面露尴尬,又有些恼怒,“对,我们就是卖仪器。”
“咱们的目的就是跟老人搞好关系,把仪器卖给他们。”6月2日午饭时,一名员工向大家传授销售诀窍:家访是促成下单的关键一环,有同事以“很久没看电视了,想要去老人家里看电视”为由,成功到老人家里家访。
为了家访,“老师”们还提出,买几个灯泡放在店内,老人换灯泡不便,这可以吸引老人。
记者到店后,有人给了一本名叫《煌益讲义》的册子,内有《血污则百病生》、《负离子与中老年人健康》等数十篇讲稿,细化到何时用肢体语言形象地描述、何时连续设问,引导回答等。后来发现,“老师”们用的大多数方法,甚至讲的每句话,几乎都来自这里。
为了招来更多体验者,公司层面也会展开各种攻势。
公司规定,带来新人可获得一块“砭石刮痧板”。新人来体验也有礼品,坚持来十天,会免费发磁疗项链。
多位老人称,这都是为了避免新人只拿礼品不坚持体验,同时也是为了争取更多时间给新人“洗脑”。
忽悠3
理事当托儿 上街拉人似传销
6月3日一整天,已经满头白发的陈淑彤(化名)都在街上拉人。为了完成6天拉来120人的任务,她看见年龄稍长者就喊大哥大姐做免费理疗吗?
有发传单的路过,陈淑彤也要等他下班后将其拉去体验。
她总结,旁边万寿公园内的老人已很难做工作,附近的一家医院有待开发。
让陈淑彤如此疯狂的理由只有一个——她是理事。
理事是指购买了仪器,并有能力拉新人、销售产品的人。
平原里店有70位理事,他们常穿着印有煌益Logo的T恤招揽路人进店体验。
该店多名理事告诉记者,正是凭借理事们的帮助,煌益平原里店开店五年来卖出1400多台仪器。
作为理事,他们也有回报,理事们需要每周开一次理事会,每个月会领到一袋米、一袋面。多位理事透露,有段时间,他们每卖出一台仪器,可拿500元提成,但提成不能提现,而是折算成旅游费,前年多位理事用4台业绩折算的2000元去桂林玩儿了一圈儿。现在,每卖出一台仪器,奖励该店理事会300元。
多位理事称,“老师”工作约4个月后,公司会强制让你买一台仪器,三四千元左右(店面价13990元),每月从工资中扣除。理事陈章(化名)称这家店店长的母亲患病多年,虽一直理疗,但并不见效,前阵子刚做过手术。
帮助销售近30台仪器的理事王淑芬(化名)私下称,理事们经常聚餐,酒桌上少不了真话,“你别看我们平日里头净说好,但都心知肚明,其实我们都是托儿,高电位治疗仪没什么功效。”
6月2日,在平原里店,记者也体验了一把,刚坐上去,双脚便开始有酥麻感,半小时内一直有心慌等不适感。
现实中,购买者和体验者对这种高电位治疗仪的评价又是如何?
从5月底始,记者多次在劲松店和平原里店附近向老人们询问,使用了5年仪器的赵慧芳(化名)在回答身体是否有改善时,犹豫片刻说,就那么回事儿。
在记者询问的数十名老人中,“还行吧”和“骗人的”回答几乎各占一半,无一人证实用高电位治疗仪可治愈疾病。
■ 专家说法
“高电位”净化血液没有科学依据
针对仪器通过高压电净化血液的功效,哈尔滨血液研究所专家马军教授认为“根本不可能,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他解释净化血液目前只有三种方法:一是叫做“微球疗法”的物理方法,将血液内有害物或脂肪用微球清理出来。“物理疗法就这一个,没听过高电压”;二是药物疗法,通过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高血脂等,但都有一定副作用;第三种就是运动疗法,诸如慢走、做运动等。
“高压技术主要是电击高压,常用来治疗精神疾病”,而且大部分高压对身体有害,还可能造成细胞损害。
此外,他认为经常使用仪器可上瘾。“这就像按摩属于热疗,起到热疗松弛的作用,或造成心理成瘾。”
马军教授进一步解释,这些类似传销组织“天天像对爹妈爷爷奶奶那样照顾你”,主要就是骗老年人,造成心理成瘾。65岁以上的老人很容易患上心理依赖综合征,美日等国家几十年前就有媒体关注过。彼时,日本规定类似这种无科学依据的保健仪器不能宣传推广,只能在杂货店里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江倩同样认为,“高电位净化血液”没有科学依据。
A08版-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晓琦 实习生 沙璐
A08版-A0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