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不起眼却赚钱小行当:房屋维修工年薪超20万
就这样,“潜伏”了快一年之后,完成“摸底调查”的王秀萍觉得时机成熟了,决定和老公搞一个路边烧烤摊。每天6点不到,她就和丈夫到一个熟人的副食店前出摊。刚开始,由于手艺不稳定,也没固定客源,每天忙活下来也只能挣个几十元。但由于他们待人和气,手艺越来越好,生意越来越好。
2007年,王秀萍在汉口盘下了一个小店面,又请了两个伙计再加上公公婆婆的帮忙,每天的营业额一下提了上来。每天的利润稳定在三五百元,旺季的时候还能挣个七八百元。 现在王秀萍正在寻找更大的门店,决定扩大她的事业版图。
皮具护理师
打工仔开上了宝马车
“沙发翻新,收费是沙发价格的10%—20%;填充塌陷的布艺沙发,200元左右。”大悟青年卢少忠靠一手沙发翻新的本事,从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变成了开宝马的小老板。
卢少忠介绍,1994年,16岁的他初中还未念完,就到外地打工。2000年,他在一家皮革护理中心打工,翻新皮衣、皮鞋。他边做边琢磨:沙发翻新有没有市场?通过走访沙发家具卖场,他了解到,沙发在运输途中容易刮伤,经销商往往要托运回厂家修补,成本高、周期长。于是,卢少忠迅速成立了一家沙发家具护理公司。
卢少忠先跟干洗店合作,上门提供皮革翻新服务,利润分成。一次,他到徐东平价附近的一家干洗店,看到一名中年男子送来一件沙发皮套,其中一处有轻微擦破。卢少忠主动搭话,接了这笔业务。3天后,中年男子来取货时惊呆了:“跟新的一样!”巧的是,这名顾客是某沙发公司的。自然,卢少忠顺利地拿到该公司所有沙发修补翻新订单。“家具翻新旺季,一个月能接到100多个订单。”卢少忠介绍,一名家具护理师傅月收入4000元左右,有的可达5000元以上,公司一年营业额达到200多万。
服装网店老板
逛街当“工作”月入近万
喜欢逛街的男人不多。可对28岁的罗翔来说,逛街就是他的工作,只要有空,就往武汉的大小商场钻。
罗翔说,3年前,他眼中的逛街还是陪女朋友和老妈走路,鞍前马后提包。后来,他发现女友和同事们通常是看中哪款衣服之后,先到商场试好款式和尺码,再去网购,因为网上价格要便宜许多。
既然网购很有市场,罗翔便决定辞掉工作,开个网店,专职经营时尚服装。
从此,逛街探巿场、伏案做设计、上网聊客户、打包跑快递,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刚开始生意不好,每天呆在网上的时间要超过16个钟头,有时实在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下,晚上睡觉做梦,满脑子都是网店的事。”罗翔说,身体的劳累让他几近虚脱,相比办公室的白领,这项工作甚至连蓝领都算不上,“但我并不后悔,每看到一笔订单飞来,我能真切感受到获得劳动报酬之后的喜悦”。罗翔的店铺很受欢迎,如今他每月纯收入近万。
进口水果店主
靠“宅男宅女”淘第一桶金
汉口台北一路的C佳水果店的帅哥老板,将客户定位“宅男宅女”,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家水果店的老板叫陈威,1983年生。小店去年1月开张,主打各类进口水果。“刚开始的生意,和普通水果摊差不多。”回忆起步阶段,陈威说,一开始,生意并不稳定。一个月可挣到两三千元。直到一天,一个网友偶尔在微博上看到他的水果店,并@他问能否送货上门。这下启发了陈威,他开始微博接单,只要满200元就可送货上门。
陈威的水果店生意越来越好,开始广聘员工。店里的进口水果都是从国外空运到香港再转机到汉的,每天80%都会卖光。员工们会检查每个水果,剔除不合格产品。说话间,他就安排员工,把一整盒不合格的车厘子倒进了路边垃圾箱。
“如今生意比较稳定了,月收入达1万-2万。”陈威感慨,经营水果成本高。除了人工,店面租金、水果的高损耗率是最让他苦恼的。
最近,陈威又开始做起油焖大虾生意,专门针对年轻的“宅男宅女”,送货上门。
(舒畅 曾予星 实习生邹琪)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