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原总经济师:经济有下行压力 控物价艰巨

2013-06-10 08:25    来源:京华时报

  有人知道我原来是统计局的,就跟我说,“你们统计局算CPI一点不准,你到菜市场看看,哪有涨二点几、三点几的东西。就说剃头,2011年剃一次5元,2012年涨到6元,1元钱看起来不多,但涨了20%。2013年春节前涨到10元,6元变10元涨66.7%”。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服务理发涨价66.7%,这是小事吗?物价问题事关民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2013年物价调控目标是3.5%,这个任务比较艰巨。

  第一,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现在,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盟在发票子,日本安倍也在玩这一手,这必然导致世界经济流动性泛滥,进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最后可能通过进口传入我国,形成输入性通胀压力。

  第二,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加大。现在各种生产经营成本、生产要素价格都在上涨,成本要素涨价构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此,企业要通过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来吸纳要素成本上涨,而我们恰恰是创新能力不足与各项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并存。

  第三,2012年物价调控取得一定成就,靠的是粮食丰收。中国粮食连续9年丰收,其原因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假设政策好、人努力不变,而天帮忙却带有不确定性。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在相当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如果粮食出问题,物价就会上涨。

  第四,农产品供给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经济学上有个蛛网理论,通俗讲就是,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比如这几年农村养猪,一段时间大涨,一段时间大跌,再涨再跌,农民被折腾得一会儿养猪一会儿杀猪。2013年3月10日,全国毛猪均价是一公斤13.5元,两年前是23元。按照蛛网理论,我担心猪肉价格会上涨。从这个角度讲,物价调控任务相当艰巨。

  虽然困难很多,但要看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做好经济工作,有相当多的有利条件。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在这种状况下,中国有很多优势,但要有忧患意识,要付出更多努力和勤奋,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 [1] [2] [3]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科技频道

专题推荐

投资者如何看球?

投资者如何看球?

中国足球有望获得国家层面上的支持。

中国大妈PK华尔街空头

中国大妈PK华尔街

2013年最红的词汇就是“中国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