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奶企遭发改委反垄断调查
■ 放大镜
反垄断执法或蔓延至其他行业
有知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这几次调查来看,执法对象从国有大企业蔓延到普通消费品行业和外企,对外透露出一种信号,执法机关已经开始逐步规范市场行为,中国的反垄断执法也会将陆续在与消费者密切关联的各个行业展开。
该人士称:“今天可能是酒和奶粉,今后可能是别的与老百姓密切关联的行业。目的是要给整个市场划出一道红线来。这也体现出执法机关的决心。”
“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反垄断法》认识并不清楚,甚至认为这是行业惯例。执法机关的执法就是普法。”上述人士表示,通过这几次查处可能带动一场经销商革命,改变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如果企业想要对价格保持控制力,可以自己做直营店。企业要关注的是产品和品牌,而不是违法去限制经销商价格。
■ 背景
多部门频出手“保卫”国产乳业
近年来,我国乳业质量问题频出,严重打击了消费者信心。国内妈妈们高价去买洋品牌奶粉,以致我国香港及新西兰等国出限购令。
今年起,多部门频出“保卫”乳业措施。5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此后,工信部再出重拳。6月4日,工信部提出对婴幼儿配方乳企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检查,并将通过强化行业准入管理来淘汰质量安全不达标企业,提振消费者信心。
国内奶粉企业的兼并重组大幕随即拉开。6月18日,工信部宣布,蒙牛斥资约98亿元收购雅士利。工信部消费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也表示,工信部将大力推动实施婴幼儿乳企的兼并重组工作,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 小知识
什么是纵向垄断?
根据我国的《反垄断法》,查处的反垄断行为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垄断指多家企业横向联盟操纵价格,纵向垄断是指企业对经销商和零售商实施价格转售限制,限制了经销商自主定价权,损害了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竞争,人为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
(钟晶晶)
(原标题:发改委掀奶企反垄断风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