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创近两年半新高 机构无奈弃蓝筹造泡沫
泥沙俱下的暴跌之后,主板和创业板走势再度出现显著背离,7月3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0.61%和0.84%,但创业板指数却逆势上涨1.97%,并创下1108.49点的年内新高,一举摸上1100点整数关口。
事实上,今年以来,创业板表现一直颇为抢眼,创业板指数近三个月已逆势上涨近30%。
不过,持续大涨之后,创业板上行之路已充满变数。尽管逐利资金仍在继续追涨,但风险警铃已然鸣响。
新高归功机构炒作
3日早盘,A股市场再现调整,然而,变化发生在近午间收盘时。
相对势单力薄的创业板却上演了一出单骑救主。最终带动主板回暖,跌幅收窄至1%以内。
“近半年来,创业板走势一直强于主板,这是市场公认的事实,这点昨天再度得到强化。此前很多投资者对创业板已有质疑,不过其仍以创出新高来回应。”华泰证券投资顾问蔡行如此感叹。
“创业板真强!”齐鲁证券上海浦东一家营业部的投资顾问张景林也不禁感慨。他告诉记者,最近来咨询的股民也是悲喜分化,参与创业板的喜笑颜开,没参与的则顿足扼腕,直呼泡沫巨大。
张景林认为,创业板等中小盘股的上涨的确有其理由,但原因主要是来自市场层面,而非公司基本面,创业板的超买现状是助其上涨的根本原因。
今年以来,尤其二季度,市场资金流向创业板迹象明显。昨日,金融、地产等权重股领跌两市,而盘后统计的资金流量数据显示,主力资金再度从银行等板块流出,流向互联网等创业板类中小盘概念股。
前述业内人士分析,机构当初介入创业板也许是因看重某些个股的成长性,但如今恐已演化成了一场资本逐利的泡沫盛宴。
其感慨道,曾被称为“造假板”、“圈钱板”,一度是烫手山芋的创业板,如今基本面并无明显变化,但为何却成了“香饽饽”?
对此,私募基金经理洪涛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机构及整个市场投资策略和操作手法的变化。
与以往游资打游击式的炒作不同,此轮创业板上涨主要由机构参与。公开交易信息显示,每天异动的创业板股票,机构都是买卖主力。
以往普遍缺席创业板的基金也纷至沓来,不仅是在策略言论上力挺创业板,且身体力行,以新兴产业类主题基金为主的偏股型基金纷纷重仓创业板股票,今年上半年的绩优股基就都重点配置了创业板股票。
“机构这样做也实属无奈,蓝筹虽好,但却像无底洞,再多弹药打进去却没什么反应,创业板可以操控的余地则要大得多。”北京一位知名私募人士认为。
多重隐忧剑悬
“基金、游资、散户纷纷涌进创业板,对于‘容量’并不大的创业板来说,不满溢才怪”,洪涛说,尤其是公募基金加入,即使动用少量资金也可在创业板上激起风浪。
因此,他认为,在市场资金逐利的氛围中,创业板短期内还是相对安全的板块,尤其是中报业绩向好、超预期或带有高送转预期的个股仍有空间。
不过,另一方面,随着创业板指数不断走高,个股整体上涨,该板块的整体高估值也让不少投资者担忧。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