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制度、混合所有制、纪检工作四项改革试点启动
国务院国资委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所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六家中央企业纳入首批试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八个月后,国资委这一动作,意味着国资国企改革打破僵局,也标志着国资国企改革进入顶层设计与试点同步推进的阶段。外界期待,有关方面能够扎实做好相关试点工作,为国资国企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因企制宜实行“一企一策”
这四项改革试点分别为: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中选择2到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据介绍,此番试点将因企制宜实行“一企一策”,由企业提出试点方案,牵头厅局与试点企业进行对接,确保可操作、能落实、有突破、出经验,对企业的方案经专项小组研究后,提交国资委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实施一个。
“不是搞‘盆景’,也不是搞政策‘洼地’,目的是要试出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通过试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努力推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
试点打破改革僵局
“在当前国资改革难以达成共识情况下,‘四项改革’试点走出打破国资改革僵持局面的重要一步。”密切跟踪国企改革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眼下,地方国资改革方案相继出炉,一些中央企业跃跃欲试,而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央企改革方案,似乎陷入僵局。这缘于广泛存在的分歧:企业层面,面临推动改革与“一些人希望保持现状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降低国企出现动荡风险”的分歧;企业外部,面临“国资改革需先做好顶层设计、稳妥推动”与“社会和民营资本迫切希望国资改革尽快推进”的分歧;此外,涉及国资改革的相关部门,由于工作角度不同,在一些问题上也难以达成共识,形成统一意见十分艰难。
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例,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透露,有关方面在究竟学习“新加坡淡马锡模式”还是“汇金公司模式”上意见相持不下。在他看来,这两种模式都不适合,“通过试点探索一条适合国情和国有经济特点的新路”更为靠谱。
改革须坚守制度底线
具体怎么试?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提出三点原则:以实业投资为载体,实现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以资本运作为手段,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以市场化运作为方案,提升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优做强国有企业。
“市场化”是此次试点关键词。国资委人士向记者透露,将对中国节能、新兴际华、中国建材、国药集团进行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务考核、薪酬管理等三项授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领域应赋予企业自主权”,监管层将适应新的形势,进行简政放权。
无论怎么试,底线必须坚守。在彭建国看来,试点的关键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同时要坚守基本经济制度的底线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处理好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的关系,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用试点为改革探新路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看来,毫无疑问,国资委此番启动央企“四项改革”试点,将为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探索新路,成功试点的央企也将发挥国企改革的标杆和引领作用。
“试点是改革落地的关键一步,也标志着国资国企改革进入顶层设计与试点同步推进的阶段。”彭建国如此解读。他认为,试点的意义在于摸着石头过河,以局部带动全局,带动更多国有企业主动改革。
实际上,首批试点企业已经在相关方面有了一定的改革实践,有的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次搞试点不是搞‘盆景’,也不是搞政策‘洼地’,而是要试出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国资委有关人士说。
较为成熟的试点必然对顶层设计的出台起到助推作用。据记者了解,有关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随着试点的展开,整体方案的出台将渐行渐近。
央企重组实现年度目标,地方国企改革加速探索,去产能提速,国企全年利润有望改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地方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央企兼并重组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均表示,从今年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来看,不仅改革领域正在逐步扩大,改革力度也在逐渐加码。
截至目前,近七成央企实现混合所有制,首批7家垄断类央企混改试点方案即将批复。业内人士指出,下一步,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各项改革措施都将进一步深化,尤其在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去产能方面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当前社会上对国有企业改革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不利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走出认识误区、凝聚社会共识,对于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主导的这场“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中,这些国企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还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涅槃重生”成为国企负责人口中最常提起的一个词。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最根本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国企要改革,就要求国企干部不仅能懂,还要深懂,提升整个国企的精气神,俗话说,国企强不强,就看“领头羊”。
深化国企改革,确保“两个毫不动摇”,应继续抓好国企领导人员这个“关键少数”的教育工作。
据了解,目前不少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原有国有划拨土地需缴纳金额较大的土地出让金,这增加了企业改制成本,影响了改制工作的推进,国资委等部门对此已经进行了多轮调研。与此同时,包括广东、江西、上海等国企改革重镇,都针对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政策支持。
关于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肖亚庆指出,已出台了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有序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李锦指出,“批示把国企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系在一起,国企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治理僵尸企业又是重中之重。
业内人士指出,下半年围绕国企改革的市场化重组大潮涌动,核电、航空、航运、军工、铁路等五大行业的重组预期较高。梳理各省市的国企改革政策,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员工持股和引入战投已成为重要举措。
如果说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并不能实时呈现在公众面前,那么,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将带来的国资委职能的转变,将会显现得格外清晰。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大部分地方叫做国资委,是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唯一机构。
“人到哪儿去” 从分析来看,国企的“三供一业”负担较重,核心是社会移交改造费用巨大。
河南此轮深化国企改革,要求国有工业企业必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同时,鼓励集体资本和社会资本参股国企,从根本上改变国有独大、国有全资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甚至“宜退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