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炒股APP甚至得到了券商认可。不过,炒股AP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炒股的技术门槛,但仍需辩证看待。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团伙利用炒股软件吸收股民,骗取信任后促使股民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频繁交易,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
之前的牛市催生了多如牛毛的炒股软件,其中以移动炒股软件(APP)为主。互联网公司在这一领域具有先天的用户和技术优势,腾讯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腾讯自选股,今年年初,百度公司的百度股市通也成功上线,联想投资的东方价值线更是以专业见长。此外,一些起步较早的专业平台,如雪球、股票雷达,也做得风生水起。除了这些有代表性的,还有大量的同类产品不为众人所知。
应该说,炒股APP的热闹非凡,是伴随A股大牛市产生的必然现象,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股票投资中找到了落脚点。炒股APP针对的是散户,尤其是本轮牛市中的新股民,目前,在全民炒股的背景下,缺少经验又跃跃欲试的新股民为数众多,他们的需求无疑是非常可观的。另外,本轮牛市意味着我国家庭理财已经从银行储蓄、房产投资时代进入金融时代,作为一种投资理财方式,股票投资未来面对的需求将是长期性的。
不过,在看到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炒股APP的不足甚至风险。首先,炒股APP多如牛毛,与之对应的则是产品品质的鱼龙混杂。除了一些有代表性的APP,绝大多数炒股APP都是在本轮牛市中仓促开发乃至简单抄袭后上架的,他们存在的目的不是通过持续、优质的服务与股民分享收益,而仅仅是趁股市引人关注之时在股民的口袋中分一杯羹。而如果股民选择这样的APP炒股,结果也令人忧虑。
其次,作为新生事物,即使一些有代表性的炒股APP成熟度也远远不够,而股票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们的局限性。虽然大型互联网公司入局炒股APP在技术、用户、数据等方面有诸多优势,而像雪球、股票雷达等少数起步较早、专注平台开发的炒股APP也会有一定的数据和技术积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也较为充分,但整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显然还处在起步阶段,其成熟度和专业性的提升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A股市场迄今只有短短20余年的历史,数据积累有限,更远非成熟的资本市场,包括其明显的政策市特征在内,都对炒股APP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
最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炒股APP圈人甚至实施诈骗的极端状况也需要加以防范。正如文章开篇提到的案例,类似的乱象并非笔者凭空揣度。从某知名炒股APP公布的数据看,其APP使用者平均年龄仅在30岁左右,其中90后占比高达40%。考虑到85后、90后的年轻新股民是炒股APP的主要受众,而他们对股市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规则和状况很可能所知甚少,这在客观上给了不法分子利用炒股APP浑水摸鱼的机会。
可以肯定,炒股APP对传统炒股软件的替代将是大势所趋,目前一些炒股APP甚至得到了券商认可。不过,炒股AP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炒股的技术门槛,但仍需辩证看待,须知A股素来散户众多,但90%的散户都是不赚钱的,那些鼓动股民进入股市的一夜暴富的神话口口相传,实际上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炒股APP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还有待观察。至于一些炒股APP以炒股之名行诈骗之实,则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
□杨国英(经观智库研究员)
炒股软件公司开发的神奇软件,号称能让股民在短时间内依靠“牛股”获利20%~30%,引得股民不惜花费数万元购买。
炒股软件公司开发的神奇软件,号称能让股民在短时间内依靠“牛股”获利20%~30%,引得股民不惜花费数万元购买。
最近几个月,大河报记者不断接到全国各地股民的报料,郑州新策略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策略公司)和郑州书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书戈公司)合伙利用炒股软件骗钱。深圳的张建(化名)、福建漳州的江女士、四川绵阳的陈先生和网友“庄园主”、“夜澜人静”等人的遭遇,和胡先生如出一辙。
一对“80后”小夫妻,雇佣员工冒充股票咨询专家和使用过该软件的网友,在网上骗售炒股软件。这个犯罪团伙的15名成员近日被判刑,其中首犯夫妇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各处罚金50万元。
昨天,郑州市公安局二里岗派出所抓获9名网络骗子,他们以此为诱饵,骗股民买“高额回报”炒股软件。
一家软件公司给员工的培训资料,该页内容为指导员工“如何逼客户去办款”。陈刚说,这些假软件开发公司最大的特点是:以上交所、深交所的数据为依托,进行伪装诈骗,不做本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