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在历史上,中国企业手头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现金,却又有如此少的投资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陷入25年以来最疲软的状态,以及投资机会稀缺,中国公司公布的上个季度现金持有量大增18%,创出6年来最大增幅。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不包含银行和券商在内,中国公司持有的现金达到1.2万亿美元,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欧洲和日本。。
尽管还有许多比持有太多现金更加糟糕的事情,但史无前例的持有规模还是令决策人士和投资者感到不安。企业缺乏投资新项目的信心,政府通过向金融系统投放现金来刺激增长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股票投资者希望上市公司增加派息或者回购股票,而不是让现金躺在资产负债表上无所作为。
“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汇丰控股驻香港的亚太股票策略负责人Herald van der Linde说。“现金已经成了一个辩论的话题。”
过去2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企业勇于承担风险往往都带来了积极的结果,因此现在乐于持有现金而不是进行投资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现象。但随着经济增长从几年前的两位数跌至7%以下,企业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激烈的转变。去年中国的民营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10%,今年上半年放缓至历史最低水平2.8%。
德意志资产管理驻香港的亚太地区首席投资官Sean Taylor表示,中国公司现在缺乏投资的动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坐拥大笔资金。一些企业对资金极度渴求,比如今年中国已经有17宗在岸市场债券违约事件,不但创出历史纪录,并且较2015年全年数量增长了一倍还多。所谓旧经济领域的企业,包括工业、能源和原材料企业,增加手头的现金倍感艰难,而新经济部门,比如消费和科技领域的企业,却钱多为患。
债务担忧
企业囤积现金的部分原因或许是,管理人士们担忧随着经济放缓,为债务再融资会变得更加艰难。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下半年中国企业将有3万亿元人民币(4520亿美元)的创纪录规模在岸债券到期。
丰盛融资的黄国英说,对于高杠杆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保持谨慎的理由;鉴于现在股市表现不佳,债券形势也并不算太好,筹集新资金很难。
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现象的国家。去年日本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达到创纪录水平,表明它们对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能否重振这个亚洲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没有信心。
然而中国企业囤积现金的速度使其格外醒目。根据彭博数据,第二季度中国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持有量环比增长18%,远高于日本的约13%、美国的5%以及欧洲的1%。
如果中国决策者的政策意图奏效,企业本应会将现金投入运营。尽管今年迄今的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8万亿元,但官方的制造业指标仍处于萎缩水平,而服务业增长速度也低于5年均值。为了遏制颓势,政府不得不加大行动力度,截至6月底,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3%。
里昂证券驻香港的中港策略主管张耀昌称,政府正在非常努力地希望通过投资推动经济,但民营部门没有响应,他们不是非常有信心。
香港博大资本国际的行政总裁温天纳认为,如果经营稳健的中国企业不能找到有潜力的投资项目,那么就应当把现金返还给股票投资人。
增加派息或许是安抚投资者的途径之一。如果不包含银行业,中国企业未来12个月的平均预期股息收益率仅为1.6%,而MSCI亚太指数成份股中非银行类公司的该比例约为2.7%。
“如果企业持有所有现金而不将其分派给股东的现象称为一种趋势,将会引起投资者对内地股票吸引力的疑虑,”温天纳说。“我能理解这样做背后的理由,但很显然投资者不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