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务院今年以来第四次出手稳外贸。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下一步要加大已有政策落实力度,推动进出口企稳回升。
这些政策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尽快复制推广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领域,增加国内急需的关键产品进口;进一步清理港口、航运等经营性收费,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扩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试点;发挥双向投资对外贸的促进作用,依托各类园区提升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能力。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所所长李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稳外贸的政策,与之前的政策相比,此次国务院部署的措施针对性更强,更加具体。
稳外贸政策密集出台
算上昨日的会议,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是四次聚焦稳外贸,前三次分别是在1月16日、2月14日和4月20日。
上证报记者注意到,昨日的会议主要是部署进一步落实此前三次会议的政策内容。比如扩大跨境电商试点,早在1月16日召开的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将先行试点的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初步探索出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向更大范围推广。
为何国务院如此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李健对记者分析说:“最主要原因是外贸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出口增速仍为负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7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增速为-7.9%,其中出口增速为-4.4%。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下半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要实现增长目标存在很大的挑战。在房地产销售已现疲态、下半年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未必能完全对冲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的情况下,消费和出口需要保持相对稳定。
“目前来看,消费在就业平稳的背景下应该问题不大,但海外经济复苏不确定上升导致出口继续下滑的概率加大,因此有必要在政策层面给予外贸更大的支持。”章俊说。
扶持加工贸易力度加大
加工贸易在整个外贸中占据“半壁江山”,但海关发布的7月外贸数据显示,加工贸易增速已连续17个月负增长,月度降幅超过10%。
因此,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王东堂上周在解读数据时明确说:“整个外贸能否实现回稳向好,严格意义上讲还是要看加工贸易能不能稳得住。”
为提振加工贸易,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突出强调提升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能力。
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等工作要求。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提出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昨日的会议则再次强调,依托各类园区提升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能力。
章俊对此分析认为,除了海外需求疲弱外,中国出口疲软也跟自身结构性问题有很大关系,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投入要素价格上涨过快,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出口的竞争力。鼓励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具有的显著地域差异来维持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因此,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中西部各类园区来承接加工贸易,也有利于在中长期内稳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