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财经要闻  > 正文

权威解读:输入性通胀风险是否可控?

2021-05-13 09:32: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5034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呈现上行态势,国外通胀对我国的输入性影响引发广泛关注。输入性通胀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风险是否可控?如何应对?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和学者。

  对PPI影响较大

  对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原因,中国人民银行于5月11日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主要推动因素有三: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端仍存在制约因素,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

  全球通胀预期升温也引发了国内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研究室副主任冯煦明表示,当前我国物价形势呈现出典型的结构性特征和外部输入性特征。一是在核心CPI维持弱势的情况下,PPI快速攀升;二是造成PPI快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外部输入。目前,上游价格上涨已开始通过供应链向中下游传递,呈现出成本推升型通胀的迹象。

  《报告》认为,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我国是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从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看,影响PPI的主要是原油、铁矿石和铜,其中原油的下游产业链较长,还会影响化工品等价格。

  对于PPI阶段性上行,《报告》认为应客观看待:首先,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低基数下的“高读数”。由于2020年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探,今年PPI走势受到较大的低基数“镜像影响”;其次,历史上看PPI指标本身波动就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下探或冲高的现象并不鲜见;再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阶段性供求错位的表现,若全球疫情得到全面有效防控、新兴经济体生产供应能力恢复正常,则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可能放缓。总的看,待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后,PPI有望趋稳。

  风险总体可控

  输入性通胀风险是否可控?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近期全球通胀预期带来很大外部性影响,从近日公布的数据看,呈现出结构性特征,即上游原材料产品的涨价,并没有完全传导到消费和终端商品领域。

  “短期来看,我国确实面临一定程度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带动石油相关行业以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走高,进而推动PPI增速中枢整体上移。但未来形成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通胀风险整体可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认为。

  范若滢表示,首先,随着猪肉供求关系不断好转,有利于CPI稳定运行;其次,我国下游行业竞争激烈、价格刚性强,PPI进一步传导至CPI的效果并不明显;再次,我国经济基本面整体表现稳定,社会总供需将保持基本平稳,不存在全面通胀的基础。

  《报告》也显示,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相应较低。加之国内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有底气有能力应对

  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发生明显的输入性通胀,我国也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底气来应对。

  “中国有充足底气应对输入性通胀风险。首先,中国是全球少数几个货币政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经济体,完全可根据自身经济运行情况相机抉择;其次,中国拥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和完善的生产体系,有利于保持宏观供求关系稳定;再次,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今年以来经常账户贸易顺差保持高位运行,外汇储备延续稳定态势。”范若滢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主要有三类政策工具:一是从国内供给端入手,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煤炭、钢铁、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产能控制作出灵活安排。二是着眼需求端,在当前宏观经济整体修复良好的背景下,可以考虑适当控制基建投资进度,从而抑制短期价格上冲势头。三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从进口价格角度看,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升值,则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推升作用就会相应减弱。

  “整体看,由于国内工业品供应能力充足,加之需求端不存在过热现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阶段性冲高不会动摇国内物价稳定大局,特别是对民生商品价格影响可控。”王青说。

  《报告》强调,我国在去年应对疫情时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保持了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当然,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姚 进 钱箐旎)

文章关键词:输入性,通胀风险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典”亮百年|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在百年艰苦奋斗历程中,忧患意识给予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给予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从而使我们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 北京:低风险工程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通行的建筑领域管理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由具有设计资质的企业和其聘用的国家注册建筑师,代理业主履行相关管理职责,在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与更新全过程承担设计咨询管理服务,最终将建筑产品和服务交付给业主。

  • 因存排放超标风险 长城召回1651辆风骏7汽车

    记者日前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备案了召回计划。

  • 我国医院配备谈判抗肿瘤药平均数量增加15% 药物可及性明显提高

    目前很多抗肿瘤药物尤其是新药都已经陆续上市,抗肿瘤药物进入医保之后能否进医院?

  • 明星代言有风险“三看一防止”规避金融消费陷阱

    近年来,各类互联网平台及理财投资产品层出不穷,一些机构邀请明星代言推广或站台。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4月发布的2021年第二期风险提示称,

  • 映象网评:秉持“三要”,当新时代好干部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年轻干部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感知。对风险走向的正确把握是谋求主动的关键。年轻干部要引领抓落实能力风尚。年轻干部要增强为群众服务责任。

  • 最新通报:5月9日河南省新增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2021年5月9日0时-24时,我省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为境外输入)。

  • 通胀总体可控 货币政策以稳为主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涨幅创2017年11月以来新高。

  • 领导干部要学会“精准拆弹”

    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定时或不定时的“炸弹”出现的概率就越大,领导干部“拆弹任务”就越突出,敢于和善于“精准拆弹”的迫切性紧迫性就越显现。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