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财经要闻  > 正文

央企重组进入新加速赛道 国资委圈定重点领域

2021-08-26 09:28:41   来源:经济参考报

5034

  推进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在8月25日的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工作媒体通气会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央企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进入新的加速赛道。下半年将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在输配电装备、现代物流、战略性资源、粮食储备加工、海工装备等领域大力推进央企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同时,做好新央企组建和接收,在2022年底前完成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划转国资委管理。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上还了解到,作为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央企并购将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同时,“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清退力度也将加大。

  继8月20日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鞍钢”)与辽宁省最大国有企业本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本钢”)正式宣告重组后,目前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据了解,两者强强联合后粗钢产能达到630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成为真正的东北“钢铁航母”。

  “未来,我们将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鞍钢,确保实现7000万吨级粗钢、超5000万吨级铁精矿、3000亿级营业收入、百亿级利润的发展目标,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为促进东北全面振兴发挥央企‘龙头’作用。”鞍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义栋在会上透露。

  鞍钢重组本钢并不是个例。翁杰明透露,近年来国资委着力央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两非”剥离和“两资”清退、“压减”等五个重点,做好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

  从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重组成为世界最大造船集团,到中化集团、中国化工合并诞生万亿级“化工航母”,再到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打造信息通信产业“国家队”……十九大以来,6组12家央企重大重组项目成功实施,有力推动了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

  “今年年初,两船重组境内外反垄断审查工作全面完成,两船重组各项工作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钱建平在会上介绍说,截至目前,已经推进实施了集团总部机构改革,船海服务业和智库咨询机构专业化重组整合,地区公司区域化整合实体化改革,新组建重大工程管理中心、未来发展研究中心和装备保障中心等重要改革事项。

  数据显示,中国船舶集团今年上半年承接民船订单约1800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约28%,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

  钱建平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船舶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在总收入、利润、订单等方面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在人均效益、信息化等方面明显缩小与世界一流的差距。后续将聚焦防务产业、船海产业、科技应用产业、船海服务业四大产业方向,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组、科技创新体系重塑、上市公司整合融合等深层次改革工作,组织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船舶和海陆产品,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推进央企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的同时,国资委以相关领域行业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稳步推动央企之间的专业化整合。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管网集团”)的组建便是典型代表,目前该公司拥有在役油气管道9.1万公里、储气库11座、LNG接收站10座,资产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

  国家管网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李辉表示,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是深化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的后半篇文章。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省级管网的融入进程,加快西气东输四线等管网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培育发展平台运营模式,加快打造新时代具有国家管网集团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这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努力推动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工作取得更大进展、实现更好效果。”翁杰明要求,将稳步推进物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资源整合,通过央企集团战略性重组着力解决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关键技术“卡脖子”、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同时,适时组建新的央企集团,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作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并购也是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的重点。不过,翁杰明强调,央企并购目的不是做大,而是做强做优。下一步并购工作要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对于并购项目的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更加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协同。

  “并购一定要坚决避免野蛮生长,坚决避免无序扩张。”翁杰明表示,国资委将督促央企有效规范并购行为,克服盲目并购冲动,做好并购前研究与审核、合规管理、应急预案制定等各项工作,确保并购不产生系统性风险。同时,加大对参股投资的监督力度。

  国有资本有“进”也要有“退”。据介绍,国资委指导央企全面梳理确定了2041户“僵困”企业名单,核定“两非”剥离任务共计1562项,涉及资产3160.7亿元。自去年9月启动“两非”剥离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51家央企通过吸收合并、破产重整、对外转让等方式,剥离非主营业务252项,涉及资产共计495.7亿元。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央企聚焦主业实业,加大“两非”“两资”清退力度。在退出过程中,注意规范决策程序,严格执行国有资产评估、国有产权进场交易、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等制度规定,确保国有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文章关键词:央企,重组,国资委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编造“云南地质灾害致8人死亡”等谣言,5人被警方行政处罚 编造“云南地质灾害致8人死亡”等谣言,5人被警方行政处罚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