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财经要闻  > 正文

地方版碳达峰路线图密集出炉

2021-08-27 09:38: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5034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地方版碳达峰路线图正加速浮出水面。根据各地披露的“十四五”规划,上海、北京、江苏等多个省市提出力争率先、提前实现碳达峰的要求。地方层面的具体实施方案近期密集出炉,整体来看,优化产业、能源结构仍是“重头戏”。值得注意的是,在严控“两高”项目的同时,多地也通过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加大正面引导。

  由于各地在经济模式、碳排放总量、结构、行动进展和趋势上均存在差异,因此专家建议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各自达峰方案、达峰重点和实施路径,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低碳转型。在配套政策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各地加速出台长期规划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窗口期和关键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降低13.5%、18%。

  2020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根据今年来各地披露的“十四五”规划,已有上海、北京、江苏等多个省市提出争取率先、提前实现碳达峰的要求,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完成碳达峰目标。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在“2021中国货币经纪论坛”上表示,目前北京已经实现了碳达峰,下一步将会逐步实现碳中和。北京统计年鉴数据也对此予以佐证,2019年,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已经低至1.81%,而在2010年,这一比例还高达29.59%。

  在明确时间表的同时,各地碳达峰具体实施方案也在加速出炉,整体来看,通过优化产业、能源结构实现降碳仍是“重头戏”。

  江苏省印发的《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提出,构建“1+1+6+9+13+3”碳达峰行动体系,并表示要推动重点领域碳达峰工作,严控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持续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和农业四大结构调整,广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建设。《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指出,初步构建全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全省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包括上海、宁夏、天津在内的多个省区市碳排放达峰行动相关方案已在加紧编制中。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碳排放还处于未达峰阶段,因此条件好的地区先行先试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推手。

  “可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有两类地区,一类是江浙沪等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省市,实现碳减排的基础较好,而且早些年采取了‘腾笼换鸟’等转型升级的做法,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类地区是西南部分地区,其可再生能源条件好,有很丰富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资源,可通过能源结构调整,由新能源的增长来满足能源需求,也可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记者表示。

  多地开展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

  从各地碳达峰方案“路线图”来看,在对“两高”项目上马及运行保持严控的同时,多地还通过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加强正面引导。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深入推动生态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率先开展碳达峰实践”“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低碳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

  杭州日前通过《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清单》,公布首批12个低碳试点。接下来,杭州还将着重构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城市、省级低碳试点县、市级低碳试点乡镇(街道、园区)以及重点领域低碳零碳试点等多层级试点体系。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将于近期启动一批近零碳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据了解,在试点中,将以推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为目标,实施近零碳产业、近零碳建筑、近零碳交通、近零碳能源、近零碳生活等五大示范工程。近零碳园区试点则以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下降为目标,严格实行低碳门槛管理,推广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探索建立节能降碳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

  专家建议实现差别化低碳转型

  由于各地在经济模式、碳排放总量、结构、行动进展和趋势上均存在差异,先行先试也需注重方式方法,业内人士指出,不同区域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资源环境优势,研究确定各自达峰方案、达峰重点和实施路径,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低碳转型。

  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熊园认为,不同地区的行动方案应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如浙江、北京、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可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结构转型等;河北、江苏等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省份可强调工业绿色化;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可以发挥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四川、福建等森林覆盖率较高的省份可重点关注生态碳汇。

  对于能源大省而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认为,其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需要克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对此,董战峰建议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增大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探索立体利用土地发展清洁能源模式,同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淘汰煤炭、钢铁、焦化、电力、水泥等高排放产业的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水平,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改变,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在配套政策方面,刘向东建议,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领域,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完善碳定价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对各地在控总量、控强度、控碳排放增速等方面的分配要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用能权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碳配额交易额,并赋予各地方和市场主体在减碳及自主交易方面更多自主权。

文章关键词:地方版,碳达峰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2628人!44所地方高校在豫招收定向培养士官生!

    日前,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军区对我省2021年定向培养士官招生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今年我省继续担负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为部队定向培养士官招生任务。

  • 44所地方高校今年在我省招收定向培养士官生2628人,详细政策来了

    记者从河南省征兵办获悉,根据国家教育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国防动员部《关于做好2021年招收定向培养士官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我省将继续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为部队定向培养士官招生。在国家核定的44所地方高校2021年高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内,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军委国防动员部等单位招收定向培养士官2628人(含女士官32人),招生计划见下表(详细计划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印发的《招生考试之友》为准)。

  • 44所地方高校今年在我省招收定向培养士官生2628人,详细政策来了

    记者从河南省征兵办获悉,根据国家教育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国防动员部《关于做好2021年招收定向培养士官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我省将继续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为部队定向培养士官招生。在国家核定的44所地方高校2021年高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内,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军委国防动员部等单位招收定向培养士官2628人(含女士官32人),招生计划见下表(详细计划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印发的《招生考试之友》为准)。

  • 44所地方高校今年在我省招收定向培养士官生2628人,详细政策来了

    记者从河南省征兵办获悉,根据国家教育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国防动员部《关于做好2021年招收定向培养士官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我省将继续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为部队定向培养士官招生。在国家核定的44所地方高校2021年高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内,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军委国防动员部等单位招收定向培养士官2628人(含女士官32人),招生计划见下表(详细计划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印发的《招生考试之友》为准)。

  • 北京:“房住不炒”拟写入地方立法

    2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公布了《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 取消教师寒暑假?教育部辟谣

    地方教育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

  • 教育部辟谣!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

  • 走进乡村看小康 | vlog:夸夸咱们村的“乡村书屋”

    暑假里,除了做游戏、学才艺、培养兴趣爱好之外,乡村里的农家书屋也成了不少地方孩子们学习、“现在为了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很多乡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提供非常实用的书报刊。有些书屋建在农田旁。

慢新闻

扫码可领“2024年个人劳动补贴”?不实 扫码可领“2024年个人劳动补贴”?不实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