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0后农家子弟与小伙伴一起办微信公众号,从20多平方米蜗居起步,月收入为同龄人几倍,公司估值达几千万元。卫辉市安都乡小虎驼村,“梦想伙伴团”从这里走出,他们的父辈都是地道农民,至今家里还种着十几亩地,但他们生长在这个时代,农民的孩子也能与互联网发生“亲密接触”。
十年可以一起玩耍,能并肩创业吗?
有了矛盾咋解决?打一场篮球吧,用身体的冲撞,淋漓尽致地化解工作中的争执
“做得好跟我个人有一定关系,但关系最大的还是因为有他们这一帮小伙伴。”田志伟的公司没一个“外人”,另外8人全是三里五村的初中、高中同学。
张丽艳是9人中唯一一个能与互联网稍微沾上关系的人,她是学市场营销的。当初田志伟的一通电话就把她从省会郑州“喊”了回来。
“跟着老田,我们学到的是‘思维’:考虑问题的方式灵活了,有判断力了。”张丽艳说,就算哪天遇到个大坎,我们也能抓到新契机,从一块“新大陆”跳到另一块“新大陆”。
追风、竞争、个性化是这群小伙伴的性格标签。特别是竞争,它无处不在。9个人,每人都在维护若干公众号,每人集编辑、推广、营销为一体,既是内容生产者又是产品经理。田志伟每月对他们进行考核、排名,收入各有不同。
“我只能告诉你,他们的收入是同龄人的几倍,公司估值也达几千万。”田志伟的自豪溢于言表。
有了矛盾咋解决?打一场篮球吧,用身体的冲撞,淋漓尽致地化解工作中的争执;谁敢跳槽就把腿打断……小伙伴们之间不成文的约定透着90后的可爱、深情与忠诚。
拼命时光不老,小伙伴不散
每天工作12~14个小时,同时工作效率是普通企业的两倍
“我们每天工作12~14个小时,没有周末,直到身体都出了问题,才规定周六下午休息半天。”田志伟笑道,“再不拼命就老了!”
话音未落,其他人挥舞拳头齐喊:“不疯魔、不成活!”
创业初期,他们“窝”在一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一张旧桌子、一根网线,自带“干粮”来创业——三台电脑全部是自己带来的。
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可每个人仍保持着勤奋与激情。“我们的工作效率是普通企业的两倍,挣得多也理所应当。”田志伟的自豪毫不掩饰。
小伙伴团队是“散养”的,没什么规章制度,也没人偷懒。
“即使我半年不发工资,他们也绝对会跟着我一起拼杀。”田志伟说,“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办公在一起,我们不是‘卖命的团伙’,而是‘疯狂的团队’。”
孝心中有细心给爸妈塞钱有技巧反哺
给得多了,他们反而舍不得用,为我们攒起来;给少点,他们顺手就掏出来花了,这才能改善生活
田志伟们也经历过“惨烈”的失败,但他们认为,正是这段失败的经历,带来了人脉资源,遇到了创业中的“贵人”,使他们进入了专业互联网从业者的朋友圈。
挣钱了,当CEO了,更不能忘家中的父母亲人。田志伟和他的小伙伴都是孩子,很少忤逆父母意愿——除了创业这件事。所以一挣到钱,他们就迫不及待带回家、亲手交给父母。
一个细节见证这群90后的细心与孝顺。田志伟说,他们每次给父母钱,特意不多给,只给几百块,“给得多了,他们反而舍不得用,为我们攒起来;给少点,他们顺手就掏出来花了,这才能改善生活。”
跟“大咖”过过招梦想
未来要抢陌陌、去哪儿、携程的市场
小伙伴们的梦想是做一个旅游社交平台。田志伟说,他们的公众号未来定位不是做旅游网站、旅游攻略,而是基于私人定制旅行套餐的社交平台,未来要抢陌陌、去哪儿、携程的市场。
“现在许多人都有自由行的需求,到一个地方,很想有朋友陪,最好还得专业。我们就想在‘当地人’和游客之间架起一个平台,让他们互相选择,成为朋友,留下难得的旅行记忆。”这个CTO梦想模式中,他们来当中间最关键的“T”——就是桥梁,就是连线。
对话
田志伟:我们对别人的嘲笑无所谓
本是一无所有所以不惧失败
大河报:你们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田志伟:简单说就是“小号养大号”。微信大号是不沾商业的,但类似20万粉丝这样的“小号”就可以接广告。当然,我们的“小号”,也是别人眼里的大号;一个美甲的微信号也在行业里排到前三了。
大河报:其他90后都在念书的时候,你就琢磨起了挣钱,为啥比同龄人更早地走在“钱列”?
田志伟:上大学时,父母一个月给400元~500元的生活费,不够用,但不好意思管他们要,因为知道他们挣钱不容易。我爸妈捡一上午玉米粒,只能换来5毛钱,真是土里刨食。所以我想,反正大学功课也不紧,除了玩,还能干点啥?挣钱吧!
大河报:“追风”是你们这群小伙伴的风格,难道你们没有后顾之忧?
田志伟:我本来就一无所有,失败了,大不了回家种地。不过,我也怕,怕对不起兄弟们,怕浪费他们的青春。
上大学学会计却没拿到会计证
大河报:你的同学们怎么看待你们的创业?
田志伟:上大学时,我和另一个小伙伴是会计专业里“唯二”没拿到会计证的学生。现在同学们都在找工作,他们嘲笑我们啊,觉得我们不务正业玩微信,我们对这种外行看法挺无所谓的。
大河报:创业最难的是啥?田志伟:突破。互联网行业每天都在变化、创新,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我们做到了三百万(粉丝)以后,怎么往五百万冲?我们还能拿出什么样的产品?突破最难。
大河报:你和你的小伙伴平常喜欢干什么?
田志伟:我们随时“在线”,没什么空闲时间,我基本没什么娱乐,但我看新闻,每一条都看。我特别关注互联网大佬背后的东西,比如他们之间的关系、合作等。
链接
曾获荣誉
2014年获得由腾讯和创业家联合颁发的“中国年度最具商业价值奖”;
中国旅游好微信;
中国旅游微信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连续多次入围“自媒体百强榜”,位居河南地区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