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尉氏县岗李乡东戎村的贫困户们都起了个大早,匆匆吃了早饭,便迫不及待赶到村委会议室,原来这里将要召开东戎村脱贫交流会。
东戎村党支部书记戎俊岭首先拿起话筒发了言,“今年我村还剩4户15人未脱贫,疫情期间,我们按照乡党委的要求,克服疫情影响,优先让4家带贫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安排因疫情暂时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到浩胜香菇合作社、果蔬农场、浩创五金制品厂、文旭扶贫车间就业,确保了非常时期脱贫产业“不掉链”和贫困群众收入稳定……”。戎俊岭话未讲完,妇女主任李翠峰就为台下参会的脱贫户逐人发起了积分卡。
因残致贫的戎战国开了腔。他和儿子戎小龙两人相依为命,前些年母亲在世时,身体不好经常看病,孩子也小,我的腿还残疾,仅靠刨地微薄收入,生活一度十分艰难。2013年年底,在村两委和县派驻村工作队袁书记的帮助下,他享受了低保,残疾补贴、大病报销等政策,不仅用上了自来水、煤气,还自力更生,搞起了送菇、送藕服务。“虽然俺干不了什么重活,但是开车送送货搞搞运输还是可以的。是党的好政策给俺一个家,让俺重整旗鼓,如今儿子也到郑州务工了,俺家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戎战国激动地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杨大爷喊了一句:“俺家去年也甩掉贫困帽,光荣脱贫了!”69岁的杨范利喜滋滋地讲起了自己的致富经,“俺是靠养羊脱了贫,前几年因其小孙子意外致残,四处求医治疗,先后东凑西借花费十多万元,让俺普通的农民家庭连年负债累累,俺家7口人的重任全压在俺一人身上。2013年俺成了村里的贫困户,那一年县派驻村工作队常常到俺家想办法、找门路让俺脱贫,出主意让俺养山羊、还介绍俺的两个儿子外出打工,俺最开始试养了5只山羊,慢慢地在村里的帮助下又扩大规模,发展到了47只,俺也成了村里的养殖明星户!”今年,致富有方的杨大爷又带着全家人到浩胜种植香菇合作社干点小活……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日子也更红火了。
“等等俺!等等俺!俺也想来讲讲俺的脱贫故事!”听到远处的喊声,大家齐刷刷望过去。说话的正是东戎村1组杨振海。杨大爷今年65岁了,村里的扶贫专干王万军考虑到他腿脚不便,反复交代他不用来现场了,会转述他的脱贫故事。谁知,不放心的杨大爷还是拄着拐杖来了。“你们不知道,这扶贫真是扶到了俺心里,俺必须亲自来说一说。乡里为俺盖了新房,去年两次生病住院没花一分钱,政府全包了!才出院,俺的帮扶人李杰就专门到家里来看俺,送了好多补品……你说俺家还有啥愁的!”。
还有政府公益岗位就业的戎大爷、享受低保政策的杨大娘、参与产业脱贫的冉阿姨,纷纷讲起了自己的脱贫故事……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亲似一家人,场面十分温馨。(陈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