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产业资讯  > 正文

尉氏县大营镇:产业扶贫搭桥梁 村民增收致富稳

2020-06-08 10:53:47   来源:映象网

5034

  6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尉氏县大营镇卢家村红满天种植合作社,放眼处,一顶顶白色的拱形大棚竖立田间,如波浪般依次排开,大棚内,只见辣椒挂满枝,番茄结成串、黄瓜长满藤,各种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十几个村民群众正忙着采摘辣椒和黄瓜,丰收的黄瓜、辣椒与村民的笑容交相辉映,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村里合作社对我帮扶挺大的,不仅流转土地有收益,俺在蔬菜大棚当管理员,还能照顾孩子、学技术、挣工资,每年净收益3万多元,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脱贫致富的信心也越来越大了,” 大营镇卢家村贫困户赵根亭高兴的说。

  据了解,近年来,大营镇按照产业富民、试点先行的思路,立足区位优势,因时而动、顺时而为,坚持在实践中深化探索,在探索中力求突破,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采用“产业搭桥、企业指导、农户受益”的方式,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培育,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小麦、花生等种植产业,大力发展黄牛、生猪、肉鸭养殖,突出地域特色推进塑料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推动全镇富民产业实现稳定增效,切实让“攻坚龙头”舞起来,把“增收支柱”筑起来,实现了“一村一品”做精特色,“一品一优”做足成色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大格局。

  “俺村在大力发展优质小麦、花生等产业的基础上,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共建日光温室大棚10座占地20多亩,种植有辣椒、番茄、黄瓜、茄子、豆角等等,一年四季都能供应新鲜蔬菜,通过安排贫困户就业、收购农副产品、技术指导等方式,直接带动村里20余户村民实现稳定增收,每年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为全村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营镇卢家村党支部书记赵小根介绍说。

  家住大营镇梁家村的黄牛养殖户梁建立,从缺乏技术、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到技术精良、养殖经验丰富的领头羊,他在一步步艰难的探寻和摸索中,找准了致富新思路,不仅实现了自己脱贫致富的梦想,还提升了村里群众的养殖技术,直接带动村里20多户村民发展养殖黄牛、生猪2000多头,促使村民群众顺利走上稳定脱贫增收的道路。

  田间地头夏种忙,村民播撒新希望。如今在大营镇各村的种养殖基地里,大棚蔬菜长势喜人,养殖场里牛、猪、肉鸭成群,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全面小康的新蓝图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大营镇党委书记任志勇表示,下一步,我镇还将利用秋季农作物种植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在规模发展上下足功夫,以短期产业项目为突破口,引导群众发展好增收项目,助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张玉玲)

文章关键词:尉氏县,大营镇,产业扶贫,村民增收 责编:张迪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郑州这个区直播卖飞机 区长化身主播助力产业发展

    6月6日下午,郑州市上街区“‘郑’好‘豫’见,上街有礼,欢乐直播季”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欢乐直播季”活动除了启动仪式的现场推介外,还包括“直播美食节”“直播艺术节”“家居美装节”“万家安居营”“直播卖飞机”等五个板块活动,旨在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和商家通过网络直播的营销手段,扩大销售渠道、促进销售、带动消费,把因疫情受到的损失补回来,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 高校扶贫接地气才能有生气

    从高校走向乡村,再从乡村走向直播间。董玉国角色频繁切换的背后,是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暖心举措。高校扶贫只有跟随时代、接上地气才能赢得实效,这便是华东理工大学结对帮扶寻甸脱贫攻坚事业的一个缩影。

慢新闻

意大利比萨斜塔即将倒塌?不实,张冠李戴了 意大利比萨斜塔即将倒塌?不实,张冠李戴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