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必要降息、降准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表示,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是一个发改委内部的研究机构,其研究视角和其他市场研究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以经济的走势为出发点,因此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意味着未来政策一定会这样做。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就是篇政策研究性质的报告,并不具有市场所猜度的那样是释放某种政策信号,删改是为了避免市场过度解读。”
也有观点认为,降息、降准的政策决策权在央行,甚至是国务院,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此次发文建议择机降息、降准可能会误导市场,这或许是上述建议被删的主要原因。
那么当前阶段究竟是否有必要降息、降准?
央行2015年进行了5次降息,目前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4.35%,五年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降至4.9%。
上述接近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人士表示,目前经济形势发展的趋势还不是非常清晰,作为储备政策,提出降息、降准还是可以研究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经济增速情况来看,企业融资成本要下降还是有必要、有空间的,这种情况下还是要降息。
但他同时强调,降息还是要考虑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带来一定压力。眼下,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如果此时降息,人民币贬值压力会更 大。这会带来两方面效果:一方面,对出口可能有效果,但不见得很大;另一方面,贬值或许会加速资本流出,导致中国投资增速的下降。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民间融资的真实成本被高估,对企业而言现有的利率水平其实并不高。
根据他的研究测算,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利率在6.6%~6.7%,距离最高位的9.6%已经大幅下跌。尤其是融资利率和企业息税前利润率比较,现在的息差几乎与2012年在同一水平。
是否继续降准,要根据流动性情况判断,这要看外汇占款是否继续减少。今年6月外汇占款较5月减少了977.27亿元。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 成解读,减少主要与英国“脱欧”公投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有关。在此之前,5月外汇占款环比减少337亿元,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