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的诱惑 票据理财成市场新宠

2014-09-23 10:34    来源: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高收益的诱惑

  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掀起又一轮票据理财高潮。4月,阿里巴巴旗下上海招财宝上线四只票据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5.8%至6.5%;5月,新浪微财富发布“微财富金银猫票据”收益率高达8.8%,产品不到10分钟即被抢购一空;6月,互联网理财票据平台票据宝在深圳正式上线;8月,苏宁和京东也前后推出自己的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

  当“宝宝”们收益一路下跌,收益可观的票据理财产品的出现无疑让投资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目前票据理财平台可分三类:银行系、互联网系和专业平台。目前涉水票据理财的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在民生银行下属的“民生易贷”电商平台上,票据理财产品成为主打。在民生易贷网站上,票据理财类产品命名为“e票通”,年化收益大多在5.8%左右,单笔项目总额比较小,在10万元上下。

  网站上最新的一个项目是编号为“e票通—2014—0064”的项目,融资方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汽车零配件公司,融资金融为9.74万元,目前已满标。“民生易贷”对平台的投资门槛进行了界定,最低投资额度为1000元。

  阿里、新浪、京东和苏宁都是互联网系票据理财主力。以京东“小银票”为例,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8%到7%,封闭期限为1至6个月,起购金额100元,单笔最高购买50万元。据了解,京东“小银票”上个月第一批上线3个小时即售罄。

  专业类平台包括金银猫、票据宝和银票网等。在票据宝网站上,目前票据理财项目已发售到第557期,每一期规模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6%-10%间的收益,21天—180天的期限。如果说银行系平台还有一定门槛,那么这类平台可以说绝对草根,1元起投。

  票据宝网站上注明的运作原理是:企业通过票据质押进行融资;投资者的钱通过购买票据理财产品以满足企业的融资要求;平台负责让银行进行验票、托管票据;票据到期后由银行无条件兑付票据款,投资者拿到收益。

  以银行承兑汇票为标的的票据理财产品模式并不复杂。银行承兑汇票是由银行开具的到期兑付的书面凭证。企业持银行承兑汇票去票据理财平台融资。平台验证该证票据真假,根据出票金额确定融资金额和期限,然后平台发布该票据的理财产品,确定收益率和期限,最后投资者认购。该票据理财产品到期后,平台凭企业的银行承兑汇票去银行兑付现金,之后按照约定收益给投资者付清本息。

  作为一种P2B投融资的新形式,票据理财平台一端连接着需要融资的企业,另一端连接着手上有闲散资金的投资人,而作为连接中介和债权凭证的载体——票据,由银行来承兑。

  为何如此火爆?

  收益比银行理财产品高而门槛又比其低,这使得投资者对票据理财趋之若鹜,最重要的是风险小,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银行承兑汇票,而银行是不可能破产的。“票据理财是有细分市场的,就是风险厌恶型的用户,再加上这个收益比一般理财产品高,自然受到投资人追捧。”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华南区秘书长曾光表示。

  利率取决于银行贴现市场,即如果银行票据贴现的利率高,那么票据理财的收益也会高。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赵庆明指出,目前银行票据贴现利率在5%左右。

  实际上,票据贴现并不是新鲜事物。“票据贴现一直是企业的一直融资方式。企业将收到的远期承兑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取资金,这本身就是一种融资行为。对银行来说,票据贴现是一种短期贷款,统计在贷款中。”赵庆明指出,“此外,除了银行,民间也有票据贴现市场,可以进行交易。”

  曾光认为,票据理财的创新之处在于两方面。“从投资人这一端来说,普通散户投资者一般不具备投资银行承兑汇票资格,需要通过金融机构购买,门槛也比较高,现在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普通投资者有了更多的投资渠道。”

  而更大的意义表现在融资方这一端。“以前票据都是线下贴现、转让,融资成本比较高,现在搬到了线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之前虽然银行有票据贴现业务,但是大企业大额票据往往更受银行青睐,几万几十万额度的票据很难入银行法眼,而这很多都是小微企业。票据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一种创新形式,可以直接在线上向投资者募集资金。”曾光指出。

  然而,票据理财并非有些平台宣传的那样零风险。

  “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票据造假。”赵庆明指出。目前市面上假票很多,识别假票需要专业人士,加上近年来票据造假的花样和手法日益翻新,票据造假的水平也更趋专业化,一些中小银行还曾在假票识别上栽过跟头。

  此外,平台的信用状况、风控能力,以及汇票承兑人的兑付意愿和能力都给这种理财方式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赵庆明认为,票据理财这种产品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因为发展还不成熟,市场规模有限,风控机制仍不完善,难以成为主流,更不可能超过余额宝。

  曾光认为,目前这种小额度的票据理财业务是银行票据贴现的一个补充,但未来银行的加入是顺理成章的事。“银行越来越重视线上,在这方面也在持续投入,以后大额票据贴现可以在线下做,小额在线上做。”

  创新方向何在?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在“宝宝”收益率大跌之后,市场热度逐渐退却,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寻找新的理财产品。继此前京东推出的保险系“宝宝”后,再推票据理财,一方面,显示了互联网理财热度不减,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理财产品在向高收益率化、多元化的方向演进。长期来看,该种演变将会使得理财市场逐步得到细分,差异化将更加明显。

  然而,创新的边界在哪里?如何保证创新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

  对于票据理财,更多引发争议的地方在于,此类产品超高的收益率,有部分是由平台进行补贴,这容易让人联想到旁氏骗局。据了解,之前新浪微财富收益率高达9.8%的产品,产品本身收益为7%,而新浪微财富补贴1%,发行这款产品的公司再补贴1.8%,这样加起来达到9.8%。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平台拿钱出来补贴产品是有问题的,涉嫌违规。“旁氏骗局就是补贴出来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容易汇集风险。”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产品收益率很高,但发行总量极小,造成一种供不应求的假象,不排除是企业的宣传噱头。

  “像短期促销搞活动这样,自己掏腰包弄出来的高收益产品,偶尔是可以,但是绝对难以持续。”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票据理财的收益真能到8%以上,银行早就自己做了,根本轮不到这些平台。其实,目前互联网推出的此类票据理财业务,就相当于把过去民间或中介的业务搬到了网上,在流程上更为便捷,急于用钱的企业愿意多支付利息来变现,这就导致了票据理财的高收益现象。”

  票据理财的高收益不可持续,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现实情况也正是这样。目前从各类平台的收益来看,利率大多维持在5.8%—7%这种比较温和的水平。

  “当然要严守央行提出的两条红线,”对于创新的边界,曾光提出,绝对不能触碰非法集资、不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这个范围内,曾光认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可以在银行与大机构不愿做的、成本高的、效率低的领域寻找机会。“第一,趁还没有牌照限制的时候赶紧占领市场,P2P就是一个例子;第二,在存量上,互联网金融可以从用户体验上下手,这是传统金融可能比较薄弱的;第三,注重对增量市场的开发,例如在服务小微企业这块可以有更多的探索。”(北京参考记者 彭梁洁)

    原标题: 票据理财成市场新宠 是噱头还是创新?

责编:王慧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