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股指数连续下跌,国家层面的应对措施接连出台。其中,身为投资领域的一支“国家队”——保险机构的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近日,保险机构一致表达了护盘的决心,在申购蓝筹ETF达成共识。
护盘明显
数百亿挺进蓝筹股
谨慎归谨慎,股市直线跳水对于险资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尤其目前政策市的出现,险企表决心之后开始了实际行动,在会议上,首先是统一管理层的意见,然后是确定护盘策略,多数险企选择配置蓝筹股或蓝筹ETF基金。
一位大型保险资管人士对媒体透露,“前期险企是有减仓的,但是最近整体的趋势是加仓。自6月26日以来,保险资金已连续多个交易日进场抄底,低估值蓝筹股和蓝筹ETF基金成为主要的选择目标。”有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险资还是更加偏重绝对收益,在不同的点位可能考虑不同的波段操作。”另有中小险企人士表示,在目前入市的十字路口,每一家公司选股也会有偏差,自己所在公司看好的是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
有媒体粗略统计,仅7月6日一天之内,预计大型险企合计净买入资金就达到了数百亿元,且这种净买入状态将有望持续。其中,中国人寿对指数型基金进行了净申购,数量约百亿元左右;此外,中国人保等保险巨头也对ETF基金、蓝筹股等进行了净买入,每家规模都超过了数十亿元。
相关权威人士称,鼓励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保险资金可以长期受益于蓝筹股带来的稳定投资回报,与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管理相匹配。
就在险企纷纷进军股市之时,手握安盛天平和国华人寿两家险企的资本大鳄刘益谦也站出来表达护盘决心,并称7月第一、第二个交易日已经投入10亿元进入二级市场,并且在7月3日还要继续。
千亿基金筹集
获准投资证券化产品
事实上,在保险业还有一支庞大的基金正在筹集当中,这也被市场认为是稳定股市的一股力量,这就是保险投资基金。
据悉,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允许险企联合起来采取有限合伙制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进军战略产业,例如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等。
具体来看,保险投资基金将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开展投资,还可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养老、能源资源、中小微企业等领域。一家险企投资部负责人分析,未来将有众多险企将部分资金聚在一起用于投资大型项目,避免以前单打独斗的局面,这样也可以分散风险。
正当这一项目在积极筹建之时,股市“巨震”让这一项目加速推进。7月3日,保监会对外披露国务院关于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的方案,获准首期保险投资基金筹资规模为1000亿元,存续期限5-10年,投资期后可发起设立后续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方案中,保险投资基金投资形式主要包括上市和非上市股权、优先股、债权、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目前A股护盘正热,方案中保险投资基金投资形式中包括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免让人想到其很可能通过购买股票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不过,另有险企资管负责人却认为,在这一方案中允许保险投资基金投资股市,但投资的是相关战略产业领域,且这部分资金不可能马上到位。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陈婷婷/文 王飞/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