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瞄准低空经济 打造空中的士服务基地
10月12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并最终讨论通过,意味着郑州市要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成全国通用航空领军城市。
根据《规划》,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范围南到郑州市上街五云山,北到黄河沿岸。该试验区由13.2平方公里的上街机场核心区、商务商业集中区、研发制造区、竞技培训区、航空物流区等区域组成。未来,以上街区为核心的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将抢先打造成为我国通航网络枢纽城市、一流的公务飞行和“空中的士”服务基地。从郑州出发,通用航空飞机1小时航程可覆盖整个中原经济区1.7亿人口,辐射3亿人口;2小时航程可覆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及中部地区。
《规划》计划,试验区将发展公务机运营、飞机4S店基地、商业运输、飞机租赁、农林作业、航空人才培训等通航服务产业。到2015年,通航试验区公司达到15家,机队规模达到50架,年实现飞行5万小时;2020年,试验区公司达到25家,机队规模达到150架,日起降量达到300次,年实现飞行15万小时。
据了解,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如果说民用航空是公交车和地铁的话,那么通用航空就是私家车和出租车。目前,已有河南飞天通用航空、河南大陆公务航空、河南大宇国际飞行俱乐部等9家通航企业在通航试验区筹备注册,新增运营飞机4架,预计年底机队规模将达到18架。“到了明年,就有大型公务机在这里着陆,人们就可以打‘飞的’出门了,企业老板可以购买或租赁私人飞机,自主确定航线和飞行时间,随时飞往任何地方”,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峰表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