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财经专访:任侠王袭 河南私董会第一人
映象网讯(记者 王付正)王袭,河南郑州人。农历1985年7月22日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与武财神赵公明元帅同一天生日。喜欢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尤爱读史,年少时曾通读中国二十五史。
他有着最鲜明的个性,喜欢交朋友,却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曾任河南省豫商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管投融资业务的副秘书长,却因得罪上官,拍案拂袖而去。现任河南靖商企业集团总裁,河南省豫商书画院执行院长,河南省豫商投融资服务联盟秘书处秘书长。2014年,他发起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私人董事会——靖商(国际)私人董事会,被誉为“河南省私董机构第一人”。他曾经立志要做“年轻人的楷模 年长者的骄傲 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曾有豪言“愿以二十年光阴献与天下豫商”。他被河南资金圈称为“资本江湖一任侠”。
2014年3月27日,王袭先生作客映象网访谈直播间,畅谈侠义之道与资本江湖的探索与论断,结合本土企业文化发展状态,详细介绍了河南本土第一家专业性最强的私人董事会——靖商(国际)私人董事会的相关事宜。
畅谈任侠之路
《墨子·经说上》曰:“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任侠有三个特点:重然诺、讲义气、轻生死。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正面阐释侠义精神的文章,它所肯定的侠客必须具备的仁、义、诚信、谦让等美德,成为后世侠客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王袭说:“侠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在漫长的华夏文明传承过程中,侠文化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的游侠、魏晋时期的仁侠、唐代的任侠”。
他在讲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时,双目放光、神情激昂,俨然自己便是自己话中的人物。
第一个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当时的诸侯国相对比较多且对应的国家政权相对独立(周王室已名存实亡),那时的很多能人义士包括隐士都以游侠的形式出现,多以周游列国为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做了当时的公侯贵族们的食客、也有许多人做了名噪一时的刺客;前者如战国四大公子门下的动辄数以千记的门客们,后者较为闻名的如聂政荆轲要离专诸高渐离等人。说到荆轲时,王袭笑言道:“荆轲虽然名气很大,本事却实在一般,若是让他经营企业,既无战略观瞻又缺乏实战技能,定是个失败的经理人。”“不明白太子丹当时怎么就看上他了,为挖这个CEO,又是千里马的肝又是美人的手,可恨还有子期将军的人头,浪费企业的优质资源且不说,最主要是这个经理人不仅没有完成公司业绩还加速了企业的死亡”。
听得出他是在抱怨,但也看到了他以古论今的幽默。
至于第二个阶段,他把这个时期的侠客们称之为仁侠。他说:“经历了秦汉这两个大一统的政权之后,这个时期的游侠们慢慢的开始向‘大侠’转变,当然在过渡阶段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汉朝那个很有名的大侠郭解,虽然他最后被汉廷统治者无情的绞杀了,但这个人的成长经历及转变过程却给后来的仁侠们做了榜样”。他讲到后来的董卓曹操袁绍鲁肃等人,一开始都是为一方豪侠,后来也慢慢的向政治集团转变或靠拢了;至于两晋时期的那些如阮籍嵇康等人的隐士贤士侠客,因其或是一开始或是后来渐渐的都有效忠国家心怀黎民百姓的情怀,所以称他们为“仁侠”。
在这个时期,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侠文化开始有了较大程度的转变,忠义成为侠客精神的核心与主旨。
讲到第三个阶段,他开始笑了,说自己最喜欢的也就是这个时期的“任侠”。他说:“唐代国力昌盛幅员辽阔,‘江湖’‘武林’格局在此时已然渐具雏形。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大侠客,如唐初的李靖红拂女夫妇与他们的结义大哥虬髯客张仲坚组成的‘风尘三侠’组合,当然这也是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敌的侠客组合;还有盛唐时期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后世只知道他们是大诗人,其实在当时,他们也算得上是一代任侠与骚客了,呵呵,就连后来那个写过“僧敲月下门”的诗奴贾岛,也曾写出‘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样的侠客诗,可见当时任侠之风”。说到侠客诗,王袭说他的名片背后,就印着李白的侠客行诗句。
他说他最喜欢第三个阶段的“任侠”,也是因为这个时期中国的侠客们最富有开拓精神最具有强者性格,且都怀着对理想、自由很深的向往,这是最能打动他的地方。“其实这跟我们当代的企业家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前期要有开拓精神强者性格,到了后期一定要有对理想的坚持和对人生自由的追求”。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他低下头稍微顿了一下,轻声说了句:也可能,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这一刻,他忧郁的像个诗人。
这似乎,也在证明着:在如今的社会,任侠之路,该会是怎样的一条漫长之路。
由侠入商的“靖商会”
2014年,王袭和他的团队积两年之力,在原有河南省豫商投融资服务联盟的资源基础上,精心打造了一个目前中部地区最大的企业CEO互动交流平台——靖商(国际)私人董事会,据了解,这也是迄今为止河南本土第一家专业性最强的私人董事会机构(以下简称“靖商会”)。
关于成立“靖商会”的初衷,他用了两句话来概括:“这里边有我的文化梦、投资梦、任侠梦;有我对本土企业强势文化回归的殷切期待;有我愿以二十年光阴与天下豫商共成长的一腔豪情。”“这将是我年青时代待在河南商界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可能将来不会很成功但我一定会做好,因为这是将近而立之年的我青春最好的见证”。
在详细介绍靖商会的相关内容之前,他首次向我们讲起了他与“豫商”的渊源以及“任侠王袭”这个称谓的来历......
“2006年,当时还在大学校园里的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题为‘杭州十大商帮西湖论剑’的新闻报道,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商帮’这个概念,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豫商’这个词汇,当然后来我才知道也就是那一年,国内才有了豫商商帮这个提法。但当时这些对于一直都有着武侠梦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吸引,因为这些商帮就像江湖中一个个的门派一样让我感到渴望和好奇,而那个时候我基本上已经读完了中国的二十五史,对新鲜事物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然后我就开始大量的阅读关于中国各地商帮的书籍报刊。”说到这里,他开始轻微的仰起头笑了笑,眼神中充满了怀念与欣慰。
“恰巧就在第二年”他接着说道,“因为我大学室友张鹏的关系,我受邀为当时《搏击黄浦江》系列书籍的作者李国堂先生,撰写部分在上海的河南籍企业家的人物稿件。当然,那些稿件多数都是李先生执笔我来整理,后来这本书在豫沪两地获得了不错的影响,我也在当年结识了时任河南省豫商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的靳进军先生。”他似乎陷入了回忆......
“后来在大学毕业的前夕,我接到靳先生的邀请,到了该协会工作”,他的语速开始加快“再后来我又离开协会,在河南省服装商会下边的一个杂志社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然后在2009年某一个夏天的下午,我在多年前认识的一个亦师亦友的兄长、时任河南宋基投资项目经理的胡文龙先生,驱车来到我当时在东风路的广告公司的办公室,呵呵,他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给我讲投资行业的故事及知识,最后成功的鼓动了我‘出山’。之后经过近一年的学习与实战,在10年我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投资公司——河南靖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靖商企业集团的前身”。
“到今天,我已经在河南民间资本圈服役了近五年的时间,期间多有年轻人创业的心酸坎坷,不过现在都已化为记忆中的碎片,随即成为我青年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与情感”。
“2011年至2012年5月,我兼任已经更名为‘河南省豫商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的副秘书长,管理协会投融资中心的业务。这期间,接受当时《财经时报》的首席记者殷泽老师的采访,他和我聊了一个上午,关于‘河南资本江湖一任侠’的绰号,也是他最早在豫商杂志上提出来的”。
“时至今日,我应该感谢当年那两个兄长——文龙兄与进军兄,他们一个把我带进了资本圈一个把我带到了河南企业圈,也更应该感谢五年来追随我支持我的兄弟们,当然我也忘不了那些给过我伤害和冷漠的业界同仁们,是他们教会了我成长”。
出于感恩和珍惜的心态,出于如何把任侠、资本、文化相完美结合的设计,在经过了2013年整整一年的学习和探索之后,将近而立之年的王总厚积薄发重装上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联合本土及上海、美国等专业团队成立了靖商(国际)私人董事会。
他向记者反复地讲解了靖商会的三大职能及一个愿景。关于三大职能,他做了如下的总结:一是延续了欧美传统的私人董事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职能,让来自非竞争领域的企业决策者们走在一起,大胆剖析自己企业遇到的管理经营上的困惑及问题,和所有人一起寻找并畅谈解决办法。二是结合本土企业特征及企业家性格需求,推出总裁联谊晚宴,即“靖商大宴”项目。宴会模式是区分了私董会议的私密性之外的全体同行同业跨行跨业的企业决策人与领导者,嘉宾大多来自河南商界知名企业。该项目称为“三月一小宴,一年一大宴。”即每个季度与一年的划分。三是靖商会会属私董基金。在充分调研并结合本土市场特征与行业发展状况,立足务实,针对当前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靖商会与上海夏鼎资本及美国金融团队深度合作,联合成立了一支额度为五千万元人民币的私董基金,长期致力于私董会成员企业的投融资实务及战略服务。
该私董基金为企业互助基金,具体投放方式以企业短期拆借与中长期股权投资两种形式为主。
其中,企业短期拆借这种形式更能体现“任侠王袭”的风格。王袭介绍,设计这种形式的互助方式的意义在未来会有比较频繁的体现,以河南为例,多数企业很多时候需要融资借款的时间点和周期,都具有很强的临时性短暂性急迫性,相对于苛刻的金融机构融资条件以及所属性与不确定性极强的民间资本,这笔现成放在那里的钱,将会是最适合他们的。“我们为此设计的有详细的游戏规则和风险措施,这里边有‘通路建设’的部分,有风险控制的部分,有‘七人团’决策小组,也有‘靖商私董大会’这样的表现形式。”
“当然,这里边一定有我所倡导的任侠精神在。”王总接着说道“其实任侠所提倡的重承诺、讲义气的品格,也应该成为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法则,也更应该成为当代企业家之最最珍贵的人格”。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聚散有道,义利兼能,商之谓也”。
在谈到一个愿景的问题,王袭说了一句“其实我是想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来引导本土企业强势文化的回归”。
关于这件事,他引用了一段他之前与一个朋友的一番谈话:“历代以来,华夏多数政权之战争,皆为北方统一南方;近代以来,自邓公变法至今三十余年,中国之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大数又在南方;反观中原地区,以其不南不北有南有北之地域,几千年来,为历代兵家、政权之必争之地,故而常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时人糊涂,多以斯言为中听耳,此何其大谬也!于古于今,中原皆不得势;于政于商,中原多数沦为强者之间争夺之筹码,此何其不幸哉!此地,于弱肉强食之天下何其被鄙视也!有此中庸文化,其商其贾,又如何应对坎坷未来之云诡变局?中原无主,盖因文化无主;本土企业文化之羸弱,皆因无强势之地域文化相哺育!袭虽不才,愿破祖宗之法,愿效当今商界豪强之道,愿以探索当今强势商帮文化为己任!吾土育吾人,豫地出豫商,吾尚年轻,自当以二十年光阴献于天下豫商,与本土同道一起再创强势豫企文化,以此缅怀青春,以此不负近三十年饱读史书之书生志向”......
虽千万人吾往矣
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他慢慢的开始变得沉默,低着头,似乎是在平复心情,又似乎是不想让我们看到他慷慨激昂一个年轻人的梦想与坚持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泪光......
看着面前这个29岁的年轻男子,看着尚不到而立之年的他那太过于成熟的脸庞,看到他头上隐隐约约却又到处可见的白头发,想起他先前朗诵李白的侠客行时的激昂、想起他谈到现在房地产业时悲声吟出的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也许你不理解他的任侠气质,也许你不懂他的书生情怀,甚至你会觉得他偏执孤傲,觉得他有点不接地气,也许......
生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总是有理由去抛弃自己当初的梦想,同时我们也总是在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否定甚至扼杀着别人的梦想,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梦想,才是最最昂贵的奢侈品。
“我是一个对物质财富的欲望不是很强的人,所以我注定成为不了这个时代多么成功多么伟大的企业家或‘成功人士’,但我一定可以成为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人的不可多得的朋友。”
“如果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坚持梦想的时候,我会去浪迹天涯,过我自己想过的生活:一箪食、一瓢饮,我都会甘之若饴”
“当然,也可能会选择皈依佛法,我现在拥有的,赡养父母照顾姐弟该是够用了。除非,有一天,单身至今的我开始相信爱情”。
“梦想是魔,我预感到他会缠绕着我一生的事业与爱情、家庭与生活”。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