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且用且修行
越简越爱
郭力
宏承号创始人
品牌管理专家
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合法的事情,在生活中不能做,通过手机也不能做。手机和禅一样,一点就能开启整个世界。
郭力,主张用手机极简、自律、有用。
极简
一间古朴淡雅的茶室,是郭力的会客室,也是他的办公室。室内风格一如他所崇尚的“极简”。
在郭力的手机里,除了手机自带软件外,他只安装了微信和搜狐新闻两个软件。你也很难想象,身兼数职的郭力,每天的电话只有3到5个。
“有事的时候肯定会打电话,一般3分钟就能把事说完。”郭力认为,电话少的老板才是好老板。
“微信朋友圈,每天最多也只能发3条,发多了会影响别人生活。”郭力称自己会定期清查微信好友,凡是“刷屏”的,他会毫不留情地删除。给自己的朋友圈留一个简洁的环境。
自律
通过手机,我们可以对相隔万里的事情进行评论。我们的言论更自由了。然而,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我们要懂得自律。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干的事情,在手机上也不能干。”郭力说,互联网多是匿名,尤其是各类论坛和新闻客户端。
极端攻击,不理性的言语,是对自己及对社会的不负责。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善意的建议”,不要恶意谩骂。你的一句话,有可能影响到别人。在手机中,我们应该人人自律,多传递正能量。
有用
“分享”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不打扰”是分享最基本的原则,“有用”是我们分享的目的。
“千万不要把朋友圈当成办公工具,随意发内容。那里都是你的朋友,不要影响他的生活。看到好的内容,我认为对谁有用,就会私微给谁。”郭力说,这样,既保证了信息的分享,也保证了不影响别人。
自媒体
人人都是自媒体,这句话,我们都已经认可了。郭力除了拥有微博、微信这样大众化的自媒体外,他还开通了真真正正的自媒体。郭力在某新闻客户端上,注册了自己的自媒体。
精通茶文化的他,会定期在自媒体上,发表文章。他的自媒体,目前已有27000人订阅,113万个独立IP用户阅读过他的文章。这才是真正的手机玩家吧,不再熙熙攘攘,打打闹闹,而是静下心来,“分享”。
当然,无论是哪种手机生活,他都会坚持极简、自律、有用。
统一风格 我不凌乱
赵金华
老赵沙龙创始人
胜势培训创始人
“修,修身养志;行,宁静致远。”这是老赵对修行的理解,也就是说修养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沉淀下来,走得更远。
翻阅老赵的朋友圈,如一幅画,一首歌。玩手机,老赵玩出了自己的风格。老赵说,玩手机就如同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自我的凌乱也会让别人凌乱。
文字如诗歌
“大而不强,强而不坚,坚而不久,久而不弥,是为虚也……”这是老赵朋友圈【老赵心语】的一条内容。
【老赵心语】是他自创的一个栏目,翻译过来就是“我想和你说”。所写内容均为原创,多是对某件事某个人有感而发。
“跟朋友聊天,感觉有些话没说透,或者有些话不好当面说就发一些感慨到这儿。我会尽量把内容写得像诗歌,这样大家读着舒服。”老赵说,“只要我想让他看到的那个人看到就足够了。”老赵并不想影响太多人,而往往他的心语总是会戳到更多的人,收获更多人的赞和评论。
【老赵心语】占到他朋友圈的95%,另外5%为【老赵转评】、【老赵杂谈】、【老赵说图】等栏目。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在修行的路上,老赵都有自己的风格。
图片自成一体
【老赵心语】不仅文字风格统一,连图片风格都相似。
“不少朋友问我从哪儿找的那么多美图,我说都是你们给的啊。”老赵说自己有收集图片的习惯。也就是把别人朋友圈里的美图,存到自己的手机里。他的图库被他分门别类地建了15个文件夹。
老赵有个绰号“玉米哥”,这是因为他喜欢拍郑州的一个地标—千禧广场。“只要我一段时间不拍玉米,大家就知道我出差了,我又拍‘玉米’了,那就是回到郑州了。”
老赵说:“玉米的光亮,在夜间如指引人方向的灯塔,其挺拔的身姿,当是做人的榜样。”
固定时间玩手机
碎片化的时间都在手机上,这加起来就是很多时间,老赵觉得这样是浪费时间。于是,玩手机,他给自己固定时间。
“人一天中情绪最易受影响的是早上,早上的时候,我不会发微信,说不定哪句话就影响到了别人一整天的情绪。下午两点和晚上十点左右,是我发微信的集中时间”。
作为通讯行业的资深评论人,你会惊讶于老赵的朋友圈里几乎找不到跟通讯有关的内容。“微信好友是有不少行业内人士,但也有很多家人朋友,微信是一个相对隐私的圈子,而微博更开放。”有关行业评论的内容,老赵都发在了微博上。
做一个真正的“搬运工”
赵宝城
郑州第一个通过微信卖水果的先行者及高销售额的保持者
不知道哪一天,你的朋友就突然疯了。每天发很多产品图片,每天来一些销售语言。你的手机世界,几乎被他占据。他成了销售代理,你成了他的受害者。真是恨不得把他屏蔽。
不是不允许销售,只是要找对方法。赵宝城是一位销售代理,也是唯一一个让我喜欢的代理。他每月的销售额高达6万元。来看看他怎么修行的吧。
把客户当朋友
赵宝城的订单渠道多来自微信,我们称其为“新鲜水果电商”,他却不以为然。他说自己只是通过手机端做水果销售,自诩为“水果搬运工”。
小有名气的赵宝城会经常被人问道:“怎么通过微信卖产品啊?为何我卖不出去。”他给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把客户当朋友。
“前段时间,有一家餐饮企业的老板约我,让我讲讲微信营销,他想通过微信增加销量。我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后,拒绝了,因为他只想着怎么拉客户消费,没有把客户当朋友。”
怎么做到让人不讨厌
其实人人都一样,不喜爱很直白地推销产品,讨厌赤裸裸的营销,那么,赵宝城是怎么做到不让人讨厌呢?以下是他总结的几个招式。
第一,让自己是人而不是卖产品的推销员,做好自我定位。
赵宝城给自己定位是一个通过移动网络卖水果的老男人,是创业者。创业者很辛苦,大家都同情弱者,于是他每天晒自己搬水果送水果的照片,让大家直白地看到他在辛勤工作着。
第二,让大家记住自己。
关于这一点,赵宝城琢磨了很久。他说自己的大众脸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他理了个光头,又戴上墨镜,成为一个光头墨镜男,还经常发自己的各种怪动作照片,大家就记住他了。
第三,让大家时常想起自己。
老晒自己的照片会让很多人审美疲劳,怎么让大家天天想起你呢?于是他每天早上教大家水果知识,健康知识;晚上的时候,教大家怎么做水果汁。他说水果汁他都是自己做,拍好照片,配说明文字,手把手地教大家做果汁。
赵宝城总结,这些招式都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自己。其实,真正让大家记住的还是服务,在手机上做销售,要给大家更好的服务。
手机修行修的是人脉
杜永光
百度互联网俱乐部理事 腾讯微社区专家 企业微营销培训权威
低着头,都在干吗呢?玩手机。手机最基本的功能是沟通。于是,在手机中修行的第一式,就是修人脉。
就目前而言,大家的沟通多在微信上。拥有过万好友的杜永光,是怎么修炼其人脉的呢?来看看他的修行之路。
不可或缺的赞
擅修人脉的杜永光,已经摒弃了名片,而是将修行之路搬到了微信上。
“现在我出来结识人脉已经不带名片,直接加微信好友。加过微信好友之后,通过朋友圈就可以了解他的动态,当然他也可以看到我的动态,知己知彼对维护人脉,价值不小。”
“赞”被杜永光奉为修人脉的杀手锏。
“一些你认为很重要的人,他的每一条信息,你都点个赞或者评论一下。你的每一个“赞”都会使他们多爱你一点点。”他甚至做出预言,“只需要坚持一周,那个经常被你点赞的人就会喜欢上你、爱上你。”
如果你是在商场做生意的,他还建议在微信设置上做点修饰。
比如,头像一定要用“高大上”的照片;微信名字一定要体现你所在的行业(如“网络营销策划—杜永光”);微信签名也要把自己的优势写上去;微信朋友圈背景要做好,那是一个很大的广告位。
发朋友圈的技巧
经常玩微信的你,知道怎么发朋友圈,才有更好的人脉吗?作为微信营销权威,阿杜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些发朋友圈的技巧。
第一,个人生活。型男美女一直都是被追求的热点,每天分享一些个人生活的照片、开心、正能量的事都能吸引关注,可以大大拉近朋友的关系。
第二,评论资讯。评论性资讯是媒体集体爆发的一个阶段,热门事件的评论,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好的评论会有不错的效果;比如:“茶叶蛋”炫富等。切记不要在朋友圈讨论太多的政治内容。
第三,心灵鸡汤。因为心灵鸡汤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是用户需求。大多数的用户,希望追求简单的真善美,心灵鸡汤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阅读资料。不过切记,发表心灵鸡汤不要太频繁!
“纯文字不如配图的好看;配图1、3、6、9张最好看;文字不要超过6行。”关于朋友圈格式,他也给了指导。
“我离不开手机,但也讨厌它。”手机成为我们的身体器官,我们开始抱怨它干扰了我们心跳的频率,我们开始呼喊,微信朋友圈没法看。
微信,的确是手机生活中的主角。
你还在不停地发着朋友圈吗?你还在别人的手机里充当不友好的角色吗?微信该如何使用。看看他们的修行,或许你会有所启发。
(王子寒)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