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映象网讯 12月20日,“大禹故里学术座谈会”在登封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考察了登封的大禹文化相关遗存,围绕大禹与大禹故里、禹都阳城、大禹与夏史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登封为“大禹故都、故里”。
映象网讯 12月20日,“大禹故里学术座谈会”在登封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考察了登封的大禹文化相关遗存,围绕大禹与大禹故里、禹都阳城、大禹与夏史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登封为“大禹故都、故里”。
大禹和登封自古以来就有密切联系。史籍记载“禹都阳城”,阳城的具体地望自古就有颍川阳城之说,也就是今天的登封告成镇一带,这里不仅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阳城遗址,而且还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与历史上记载的“禹都阳城”高度吻合。史籍中记载大禹之父鲧的所在地,即“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就是今天登封境内的嵩山,所以大禹出生与早期活动区域也应该在登封这一片区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魏一明认为,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政权“夏”的建立者,其最卓著的功绩是平治水土和划分九州,数千年来受到人们称颂。登封地处天地之中,是“禹都阳城”所在地,现留存有与大禹相关的文化遗迹王城岗、启母阙、箕山、启母庙碑、禹王庙、石纽石等60多处,大禹神话传说60多个。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认为, “禹居阳城”与“禹都阳城”的记载,见于《史记》、《竹书纪年》、《淮南子》等,夏之活动于豫西,尤其是嵩(崇)山周围,不仅有《国语》的明示,尤其有战国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所印证。尤其是考古界在登封王城岗发现了大小相套的龙山城址,反映了禹都阳城,在登封的观点,获得了实证。登封还保留有东汉的启母阙和启母石,保留有大量大禹的传说,因此我认为登封作为大禹故里与故都,作为夏王朝的活动中心,应该是可以得到学术确认的。
“我是从小听着大禹的故事,喝着甘甜的颍河水长大的,从商二十余年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克勤克俭、以民为本等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承办此次座谈会的河南省大禹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青山介绍,省政府下发《关于支持登封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后,“我注册成立了河南省大禹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决心在登封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大禹故里祖家庄投资建设大禹故里文化产业园,为登封的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