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级潮来势凶猛 信用违约引公司债“并发症”
11超日债实质违约的影响力向纵深发展,更多债券和发债企业遭遇评级下调。特别是进入5月后,每周都有评级下调的消息传来,当月总计有5只公司债和16家公司被“降级”。6月和7月是评级的密集披露期,或将有更多的公司债和发行主体遭遇警告。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共有13只公司债遭遇评级下调,还有26家公司债发行主体的评级或评级展望被下调,分别超过去年同期9只公司债和20家发债公司的水平。特别是进入5月后,每周都有评级下调的消息传来,当月总计有5只公司债和16家公司被“降级”。6月和7月是评级的密集披露期,或将有更多的公司债和发行主体遭遇警告。
公司债评级下调只是因违约危机而倒下的第一张骨牌,债券在二级市场价格的下跌、质押回购交易规则从严都已接踵而至。公司债市场草木皆兵,投资者惶恐不已,二级市场价格走势分化,一级市场同比萎缩,众多潜在发债方对公司债望而却步,而那些近期成功发行的公司债也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以满足投资者日渐增长的风险补偿需求。
降级潮来势凶猛
仅5月28日,就有三维通信和*ST锐电两家公司遭遇债券评级和发债主体评级“双杀”。其中,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三维通信发行的12三维债信用等级下调至AA-,发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下调至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ST锐电则被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调降评级,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从AA调整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公司2011年发行的锐01暂停、锐02暂停,公司债券信用等级从AA调整为AA-。
锐01暂停、锐02暂停、12三维债、12正邦债等一批公司债或发债主体评级下调,预示着债券市场动荡期再度来临。
各行业中,制造业企业率先“遭遇不测”,成为公司债评级下调的重灾区,特别是以光伏、机械、煤炭、有色、化工等为代表的强周期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
5月下旬,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将凌钢股份的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AA-。尽管2013年公司实现盈利7640万元,同比增长约75%,但这要归功于子公司股权转让和政府的财政补贴,两者分别让凌钢股份的非经常性损益增加约2亿元和4.43亿元,并且公司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后,2013年固定资产折旧减少9000万元。与之相对的是,在无其他渠道“贴补”净利润后,2014年首季度凌钢股份就巨亏1.92亿元,直接导致公司主体评级的下调。
中银国际固定收益研究员施同亮认为,2013年凌钢股份钢材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全年营业收入增加较快,整体毛利率水平稳中有升,但股权转让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具有非持续性。
除去经营环境恶化已久的钢铁行业,房地产公司也成为评级下调的重灾区。联 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09美好债的发行者——美好集团主体评级展望调至负面。
近期被下调债券评级或者发行主体评级的原因不仅是盈利能力下滑和亏损,财务情况的恶化也成为关注点。
12东锆债和发行者东方锆业就是其中的代表,公司最近几年的财务状况愈发恶化,有息债务从2011年年末的4.90亿元大幅提升至2013年年末的15.04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样水涨船高,从不足40%升至56%。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因此将东方锆业债券信用等级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纷纷下调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债券价格受冲击
在债券评级或者主体评级被下调后,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债券价格,11凌钢债便从每张90元以上的价格逐步跌至89元以下。
2013年的评级调整就曾对债券价格走势产生影响,在评级调整10个交易日后,下调评级的债券收益率平均上行30个基点。
由于外部评级工作在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后才开始启动,因此每年的5月至7月是债券评级集中公布的阶段。而包括海通证券在内的一些券商已认为,6月将会迎来公司债评级下调潮,未来会有更多的公司债价格受到评级下调的袭扰。
除市场价格,债券的质押式回购交易也受到影响。根据沪深交易所有关债券质押式回购的规定,2014年6月25日之前,当债券主体评级和债券自身评级降至AA级以下时,其回购质押资格便被取消。
11凌钢债的发行者——凌钢股份“惨遭”降级,直接导致公司债被排除在质押式回购市场的大门之外。丧失质押资格、不能作质押券,必然导致债券流动性大幅下降,投资者持有意愿相应也会降低。
其实,去年部分债券丧失质押券资格也是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中登公司提供的数据,2013 年共有19只债券的标准券折算比例降为0,占降级品种33.3%。
国信证券债券分析师董德志认为,当“降级”发生后,投资者需要被动卖出这类债券以保证组合的融资能力,这也就给该债券的价格形成压力。
回购交易再从严
众多公司债和发债主体评级遭遇“降级”,再一次引起回购质押市场管理者对于风险的警觉,中登公司已将部分低等级债券排除在回购质押市场的大门之外。
中登公司5月29日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回购质押券折扣系数取值的通知(中国结算发字〔2014〕48号)》,规定对于质押库内主体评级为AA且评级展望为负面的信用债券,自6月25日起折扣系数下调为零。自通知公布之日起,对于符合该通知第一项条件的债券不得新增入库。
其中11杭钢债、12岳纸01、08渝交通、12滇祥航、13精控债折扣系数将从0.38降至0;09万业债、12宝泰债、12赛轮债、12桐昆债等17只债券的折扣系数由0.28降至0。
其实,这并非中登公司第一次出手。2013年12月17日,中登公司发布了《质押式回购资格准入标准及标准券折扣系数取值业务指引》,首次明确了各类信用债券和债券型基金的质押准入标准及折扣系数,使得折算率的计算更加透明化。自2014年1月1日起实行后,主体AA-及以下、足额抵质押债券的折算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调。
2014年3月25日,中登公司又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回购质押券折扣系数取值的通知,自5月12日起将质押库内主体评级为AA、且评级展望为负面的信用债券,在现行折扣系数取值的基础上,再下调折扣系数取值50%。
对于中登公司先后三次调整回购质押券折扣系数取值的操作手法,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其目的在于降低信用资质下降的交易所信用债券质押杠杆风险,避免一步到位给交易所信用债券市场较大冲击。
由于中登采用的是渐进式方式降低折扣系数,涉及相关信用债券目前的实际折算率已经很低,处于0.23至0.39之间,如果以债券全部剩余金额都进入质押库计算,此次调整影响的全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
融资成本高企
公司债市场的风声鹤唳不仅影响到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同样受到波及,新发公司债票面利率走高和上市公司主动放弃发行公司债的情况屡见不鲜。
上周五,上海电气公告称,拟公开发行不超过6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同时放弃2012年获准发行的公司债券中尚未发行的20亿元债券额度,不再发行。
在5月份,百花村、爱使股份、林州重机、巨轮股份等上市公司也决定“逃离”公司债市场。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至少有20家上市公司主动放弃发行公司债。其中12家公司未能在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的6个月内完成债券发行,批复失效,不得不终止融资;另有8家公司则类似上海电气,主动放弃发行公司债。
从各家公司的公告来看,发行公司债绝大多数是为了偿还银行借款,调整负债结构和补充流动资金。而这19家公司对于停止发债的解释也颇为雷同,8成公告都使用了类似“因为发行公司债的综合融资成本较高,不能实现降低财务费用的目的”的辞藻。
与之相对应,公司债的发行数量和金额则同比大幅萎缩。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4月和5月公司债一级市场分别募集资金54亿元和16.5亿元,均不及2013年同期119.85亿元和45.20亿元的50%;从完成发行的公司债数量看,2014年4月和5月分别有5只和4只公司债成功募集到资金,而2013年同期则为11只和9只,同比遭遇腰斩。
如此之多的公司远离公司债,那么公司债的发行利率到底有多高呢?2014年4月和5月公司债平均发行利率为7.13%和6.32%,较去年同期的5.19%和5.33%增长约1%和2%。
主体评级较低的新发公司债更要付出“惨痛代价”,4月发行的13天房债和5月发行的13海岛债的主体评级都是AA-,因此导致发行利率分别高达8.9%和8.5%,比2013年5月发行、同为AA-评级的13保税债5.5%的发行率高出3个百分点。
这些低等级的公司债不仅发行利率高,发行方还须付出高额的担保承保,一般高达2%,另外再加上发行费用,低评级公司债实际成本已经达到10%。
一级市场发行价格“情随事迁”也导致具有回售压力的公司债面临考验,东阳光铝发行的11东阳光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1年东阳光铝发行9亿元公司债,存续期限为5年,前三年票面年利率为5.5%,第三年年末发行人拥有上调票面利率的选择权,投资者也具有回售公司债的权利。5月初,东阳光铝为了令债权人继续持有公司债,进而选择上调票面利率200个基点至7.5%,并在债券存续期后2年固定不变。
如此之多的公司远离公司债,那么公司债的发行利率到底有多高呢?2014年4月和5月公司债平均发行利率为7.13%和6.32%,较去年同期的5.19%和5.33%增长约1%和2%。主体评级较低的新发公司债更要付出“惨痛代价”。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