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通道+降杠杆 券商资管前20强六成规模缩水

2017-11-08 10:31    来源:证券时报

  在去通道化背景下,券商资管整体规模下降至17.37万亿,三季度的券商资管规模前20强“榜单”亦明显缩水。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排名前20名的券商资管规模合计达10.74万亿元,占券商资管行业总规模61.79%。在这20家券商中,有12家月均规模减少,其中有3家缩水均超出1000亿,海通资管规模从一季度的8519.72亿元减少至三季度的4526.7亿元,减少了将近4000亿,排名降至第10位。渤海汇金资管公司则以2614.53亿元的三季度资管规模首次进入行业前20。

  此外,从三季度券商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看,排名前20的券商规模合计达3.37万亿元。

  20强券商资管

  有12家缩水

  据中基协最新披露数据,截至9月30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17.37万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规模下降了7228.32亿元。这是券商资管规模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规模超过6500亿。

  券商资管规模整体下滑,主要在于券商资管业务中的通道业务受限。相较于二季度末,三季度末券商定向资管计划产品规模减少了7163.02亿元,产品数量减少了379只;集合计划产品数量增加了100余只,但资管规模减少了293.3亿元。

  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前20名(2017年三季度)榜单来看,资管总规模的排名保持相对稳定,渤海汇金资管公司以2614.53亿元首次跻身行业前20名。

  中信证券以1.79万亿元位居三季度券商资管规模第一,国泰君安资管、华泰资管、申万宏源证券则分列第二、第三、第四,资管规模均超过8000亿元。其中,国泰君安资管排名较二季度末上升一位。

  受“去通道、降杠杆”监管政策影响,前20强中有12家资管规模在收缩。缩水最为明显的是海通证券资管公司,总规模在今年三个季度末分别为一季度末8519.72亿元、二季度末6526.67亿元、三季度末4526.7亿元,从一季度末到三季度末6个月的时间内规模减少了将近4000亿。

  海通资管内部有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海通资管根据监管“去通道”、“降杠杆”的要求,不断压缩通道业务规模,固定管理费有所下降,但随着不断致力于发展主动管理业务,产品业绩报酬有所增加。

  而排名第五的中信建投资管规模由二季度的7753.49亿元减少到三季度6693.91亿元,减少1059.58亿;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资管规模则减少1211.91亿元。

  12家券商主动管理

  规模超1000亿

  “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券商资管。”一家中型券商资管部总经理分析,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提倡“券商降通道规模”,券商通道业务受限规模自然下滑,而银行缩表、负债端承压的强监管之下,券商主动管理也受到波及,主动管理业务模式亟需升级,主动管理能力竞技赛已悄然开启。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主动管理方面排名前20的券商不乏持续保持进步的券商资管,但有15家券商三季度的主动管理规模比二季度有所下降。

  主动管理规模下降最明显的是中信证券、广发资管、齐鲁资管、光大资管、广州证券等,5家公司较二季度下滑幅度超过60亿元。

  仅5家券商主动资管规模逆势增长,东方资管三季度主动资管规模增至1169.42亿元,增长82.97亿元,增幅第一;长江资管、招商资管和海通资管主动管理规模均有所增长。银河金汇资管三季度则以763.84亿元的主动管理规模首次进入行业前20。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9月底,仅两家券商主动资管规模占比该公司资管总规模超过五成,分别是华融证券和广发资管。数据显示,华融证券三季度主动管理规模为1993.37亿元,行业排名第五,占资管总规模的66%;广发资管三季度主动管理规模3430.22亿元,约占该公司资管总规模的60%。记者 吴海燕

责编:王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