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近日,信用评级市场、银行间债市等多领域对外开放迎来新突破,外资加速流入中国市场。数据显示,外资已经连续7个月增持中国债券,持仓总规模已近2万亿元。记者获悉,更多债市开放举措正在酝酿中,将进一步推动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便利性。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境外发行人数量日益增多,境外投资人投资显著增长。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机构持仓中国债券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6452亿元,且连续7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同期,境外机构还在上海清算所持仓中国债券3090亿元。
“不过,境外投资者在我国债券市场持债比例不到3%。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在力度、深度、广度上仍有很大的空间。”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的金融对外开放新举措中,多项涉及债券市场。专家认为,这进一步释放了中国债市对外开放的活力,外国投资者将加速入场。
标普信评首席执行官金纪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债市的发展及其与全球市场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希望了解中国境内市场,并有机会利用其高增长以及多元化投资带来的好处。虽然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国内债券规模占比仍较低,但随着债市进一步开放,这一比重会逐步上升。
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进一步推动评级领域对外开放,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全部类别信用评级业务;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解决同一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不同渠道投资的债券过户、资金划转和重复备案问题,相关政策文件拟于近期发布实施。(记者汪子旭)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债登”)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19516.02亿元,同比增29.03%,较1月增657.17亿元,增幅3.48%。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债市评级统一管理和协调发展的举措正陆续推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正式发布2019年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市场化评价结果。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资金账户之间可以直接划转,同时同一境外主体通过上述渠道入市只需备案一次。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资金账户之间可以直接划转,同时同一境外主体通过上述渠道入市只需备案一次。
今年前三季度,稳健货币政策与合理流动性使得债基发行与收益情况均颇为不俗。展望四季度,公募认为债券市场仍然面临较好的基本面和政策面环境,具备配置价值。其中,信用债和可转债值得重点关注。
目前债券市场面临多空两方面的纠结:利空的因素包括同业负债信用风险或推动商业银行出现“同业去杠杆”式“缩表”、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货币政策因政策重心转向稳汇率而边际收紧流动性。
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和评级业务的不断规范,我国债市评级牌照再扩围。
4月2日,上证指数继续小幅上行,距3200点只有一步之遥,今年以来涨幅已达27.38%。与股市喜人的涨势相比,债券牛市则陷入犹豫。年初以来,长端利率下行受阻,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3.1%附近波动已近3个月。
截至3月2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创下2016年12月31日以来新低。年初以来,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持续在3%附近徘徊,3月25日以来更直逼3%。中债国债估值显示,截至目前,债市收益率从3.99%下行至3.06%,近100个基点。
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发布的周度数据显示,上周(截至上周三的一周)美国和欧洲股市的资金净流出速度放缓,资金加速流入日本股市,同时继续流入新兴市场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