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图像识别、大数据、智能决策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加速应用,农业生产正在实现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线上农业正在逐步成型,信息化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5G已来,以两个大国战略制高点竞争的方式,强行切入公众视野,这项高科技似乎“实力不允许其低调”,那么,5G又会为智慧农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1、解决数据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业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农业感知网络的部署取电、取网成为约束条件,比如在动物健康检测中,穿戴式传感器周边必须部署汇聚+中继网关,从而实现与公网连接,多网关中间的拓扑结构交接,造成了网络鲁棒性的下降,且增加了技术和实施成本。5G网络环境下,感知终端与公网单跳直连成为可能,从而极大简化网络结构,降低实施难度,提高数据采集的稳定性。
2、大数据基础更加丰富
受成本等多重因素制约,现有网络条件下,大尺度高分影像数据和1080P+数据的获取密度较低。5G网络环境下,数据饥饿状态有望得到缓解,大尺度、高精度、高密度数据将驱动气象、减灾、保险等行业的快速变革,数据资产的价值得到更大发掘。
3、时空交互的距离感基本消除
5G技术低时延的特点,将为农业实时交互场景如农技服务诊断、体验式消费、农业科技展示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专家在桌面进行农业四情的实时精确研判将成为可能
4、算力分布更科学合理
受网络条件的限制,边缘计算过去几年成为减轻中心算力负载、提高用户感知度的主要解决思路,导致边缘成本和边缘算力的冗余下降,带来边缘智能的瓶颈。在5G网络支持下,边缘计算、节点计算、云计算、中心计算算力分布将基本摆脱网络延时的掣肘,网络节点能力将重构,从而实现面向业务需求的算力均衡。
在农业领域,网络底座的变革将全面催化智慧农业的技术革新,以5G为硬核的新型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将陆续面世,而农机AI、体验式消费等交互式、高通量、消费驱动的领域将率先形成市场切口,5G的智慧农业示范工程将陆续与我们见面,未来,5G与智慧农业应用将实现场景品类全覆盖。
以“万物互联”为己任的移动通信网络,5G能够满足更多场景的多元化应用,首当其冲的便是“杀手级”应用——车联网领域。
10月18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联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移动)、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基于弹性切片的全场景5G SA智慧医疗专网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了基于弹性切片的全场景5G SA智慧医疗专网内容及最新成果。
9月6日,中国电信河南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电信)携手华为在龙子湖智慧岛打通我省首个基于3GPP定义的5G独立组网(SA)高清语音通话。此次语音通话的成功,标志着河南电信5G SA端到端技术进入新阶段。
8月15日,第六届农险创新发展论坛暨e农险5.0发布会在辽宁丹东举行,会议由中国太保产险、中国农科院、太安农险研究院联合举办,主题为“e农险5.0 拥抱5G”。
2月21日,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河南省人民会堂相继开幕。作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又一次跨越创新, 5G首次出现在郑州“两会”现场,开启了“两会”信息化服务的5G模式。
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六个方面24项具体措施。
近日,全球5G推进进程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电信在业界率先实现了5G核心网的异厂家互通,成为全球首个遵循国际3GPP标准实现SA(独立组网)异厂家互通的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