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产品无缺陷才能吸引居民投资
保险产品存在问题和缺陷,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伤害,也对企业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1月10日,银保监会通报了近期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有19家保险公司和1家保险经纪公司被点名。根据通报,问题主要发生在产品设计、产品条款表述、产品费率厘定等方面。
从通报的情况来看,虽然上述问题都不是十分严重,有的甚至只是工作上的疏忽,但从保险业健康发展、保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保险产品再小的问题、再小的缺陷,也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旦保险产品存在问题和缺陷,就很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伤害,也给企业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有效发挥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
很显然,监管层也希望保险公司能在引导居民投资、让居民将更多的储蓄从银行转向股市、让更多的资金从分散变成相对集中,从而让股市的投资者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方面发挥作用。如果保险产品不能让广大居民放心,甚至存在很多缺陷,那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储蓄资金转化成保险产品,难度可想而知。
从用户不了解到逐步了解,从消费者不接受到接受,保险业走过的路并不平坦,即便是现在,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农村,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居民对保险有深刻认识和理性观点的,仍然存在着对保险的误解和偏见。也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一些居民仍然把保险当作是可有可无、当作额外负担,因此,他们很少购买保险,即便购买,也是被动地、被人情关系等牵着的。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险企业在产品设计上下功夫,保证产品和服务无瑕疵,以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让广大居民感受保险企业的诚意,更好地理解保险对自己的重要性。
银保监会“吹毛求疵”,将保险企业保险产品在设计、管理、服务方面的问题一一挑出来,是对保险企业负责,是为了让保险企业更好地发展、健康地发展、可持续地发展。对保险企业来说,在保险产品的设计和销售过程中,必须确保“零缺陷”,必须确保不把有缺陷的保险产品推销给广大消费者。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所以,个人认为,对此次通报的情况,无论是被点名的,还是没有被点名的保险企业,都要认真对照、认真整改,决不能抱有“与我无关”、“多大事”等想法,认真整改,认真吸取教训,设计出更好的没有缺陷的产品,让广大居民有更多的投资选择,让广大居民能够自觉地将储蓄转化成保险产品,从而让保险企业能够集中资金去为企业服务,真正发挥保险行业的服务作用、保险作用、保障作用、保护作用。
谭浩俊(财经评论人)
伴随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管业务新规出台,万亿债转股市场也将迎来多项变化。5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资金募集、投资运作、登记托管、信息披露与报送等方面明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有关事项,这也标志着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管业务实现制度上的突破。
5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资金募集、投资运作、登记托管、信息披露与报送等方面明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有关事项,这也标志着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管业务实现制度上的突破。
会议指出,金融系统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持续增长,贷款覆盖面稳步提升,“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基础金融服务明显改善。
《个人保险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期间为7日以上且保险费总额为人民币200元或等值外币以上的投保、人身保险合同效力恢复、保单批改等业务,保单质押贷款业务,以及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或等值外币以上的退保和理赔业务,需对相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身份证件信息进行实名查验。
近日,银保监会连续向财险公司下发两份车险改革相关文件。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动向表明,监管部门年初透露的“2020年正式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渐行渐近。
为建立健全个人保险实名管理制度,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合法权益,银保监会24日就个人保险实名制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银保监会网站22日消息,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各银保监局要加强考核引导,合理提升资金外流严重县的存贷比。
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今天联合印发通知,要在已实施“银税互动”支持政策框架下,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努力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银保监会4月2日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正式引入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机制。
中国银保监会2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加大产业链核心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服务,加强金融支持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