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滞销或难挡物价反弹:田间几分钱终端卖一元
“按照往年的情况,菜价早就该涨了,由于今年雨雪天气少,对蔬菜种植的影响较小,导致各类蔬菜供应量较大,价格一直没有涨起来。”陈女士说,现在天气渐凉,蔬菜供应量将开始减少,逐渐上市的一般只有北方温室菜和南方大棚菜。“按往年规律,这类蔬菜一旦上市,一般都会拉动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物价见底回升趋势渐明
多个部门的监测数据印证了陈女士的说法。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网数据显示,蔬菜周价格指数已从11月第一周的71.75点连续上升至第三周的88.24点,上涨16.49点。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以来,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三周上涨。
根据农业部的市场监测,11月23日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5.98,其中,“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3.67,比月初上涨5.21点。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从11月1日的2.73元/公斤上涨至3.17元/公斤,重点监测的7种水果平均价格从4.61元/公斤上涨至4.72元/公斤。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从11月初的20.53元/公斤上涨至20.60元/公斤。
分析人士认为,食品价格上涨、物价反弹的趋势已现,年内CPI触底反弹基本成定局。
申银万国最新报告表示,预计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将小幅上行,可能上升至2%以上。11月前三周,食用农产品价格累计环比上涨0.8%,较10月明显上行。从结构上看,主要是蔬菜和肉类价格反弹,尤其是蔬菜价格环比累计上涨9.4%。由于气温降低,蔬菜生长周期延长,市场供应量减少,预计蔬菜价格仍将小幅上涨。
对于滞销农产品对物价的影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农产品滞销是局部现象,对物价全局的影响不是太大。从滞销的品种看,这些产品在CPI的食品构成体系中占比较小,对食品价格的整体走势影响甚微。
(倪铭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