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权威人士:大部制改革或于9日公布
需要一个协调机构
对于这次改革,“是一刀切,还是一步到位”,前述部长表示不大清楚。
在他看来,“所有的改革应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看十八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也基本是按照逐步推进、成熟先行的原则,目的是为了改好,为了大家气顺。”
据了解,除去这次大交通部门的改革之外,民政部、国家海洋局、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等部门,有望进一步扩权,或者自身与其他部门重组。而此前广为流传的“大能源”、“大文化”、“大金融”、“大体改委”等部门的改革,暂未列入此轮 “大部制”改革的重点。
在前述这位副部长看来,这次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关于“海洋综合管理”的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家海洋局的扩权有望落实。但实施这些部委之前的改革,他认为在具体执行时“很多问题并不是内部协调不了,而是对外而言,没有把改革看成是一种整体。”
他说,“这种分头行动,最终使得部门之间利益很难协调,这次改革也基本如是,大交通机构的改革,缺乏一个架于各部门之上的利益整合机制和机构。”
前述副部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说,“改革需要从部门内部到外部统一起来,归根到底需要国务院下决心。”
如果各部门自己去弄,他说很难。“只有国务院下决心后,这种形式建立起来,同时在机制上下定决心,形成一个口子,才能实质性推进。现在是多个口子,所以不好办。”
他向记者打比方,“如果民航的所有东西都从交通运输部出,那就好办了,现在不是这样。这些都不是问题,还需要一个分步实施、循环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也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部制改革需要通盘考虑,需要一个明晰的、长远的路径图和时间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持类似意见,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如果大部制仅仅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简单合并的话,那么它的意义不大。
汪玉凯说,“我认为,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弱政府的权力,政府放权,这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谈及前述副部长的论述,他认为不无道理。国务院组成部委合并到交通部门,这些机构能不能有效协调、整合是个问题,所以要有个站在全局高度统一考虑问题的机构。
而对最终大部制改革的期望,这位副部长说,“目前机构改革,需要的机制和制度都很重要,但最终还是人的问题,如果形式上通了,人思想未通,那还是不行。”
(李泽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