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黑金利诱医生变成卖药推手
“其实,很多时候医生是没去讲课的,我只是把讲课费的单子送给他签字,然后把钱给他。这种情况超过一半。”王某说。
“那你们怎么向公司报账?”记者问。
王某承认,她会在报账单上虚构讲课的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数等。“包括医生讲课用的PPT课件,都是公司的市场部、医学部准备好的,一般有5—6套,如果在单子上写某医生用了某个课件,下次就换一个,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样,这样看起来不会太假。”
“我们向公司报账时,只有讲课费和餐费可以报,如果讲课费不够,我就去买一些餐饮发票抵充。公司其实对这个很清楚,还担心我们做得不够真,财务部、审计部有时候还会打电话来,指出哪里不合规,教我们怎么修改,改好了再寄回去。”王某说。
办案民警查明,在GSK(中国)高层的默许甚至变相鼓励下,医药代表们以“讲课费”的名义大量报账,掩盖了行贿、送礼以及请医生旅游、娱乐等各种名目的开销,以帮助公司做平账目、规避法律风险。
“黑金”利诱 医生变成卖药推手
李某某、王某等人的落网,牵出了一些医生,其中不乏主任、副主任医师。已从医20多年的于夫(化名)是其中之一,在当地一家知名医院担任呼吸科主任。
2011年,经同事介绍,于夫成为王某的客户。“当时GSK(中国)的医药代表找到我,说他们是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公司,重视学术活动,可以提升医生的医疗水平,也赞助一些全国性或国际会议,解决会务费、住宿交通费,还可以请我们旅游。”于夫说。
“熟了以后,逢年过节肯定会来拜访,请吃饭、送礼品,拉近感情。我们科室搞活动,王某也主动埋单。我们帮他们卖了多少药,他们给我们什么回报,大家都心里有数。”于夫告诉记者。后来,王某向于夫明确提出,近两年销售任务重、压力大,可以直接给回扣:每支“舒利迭”20元,每支“辅舒酮”10元。
王某“搞定”了于夫所在科室的所有医生,并与每个人点对点谈条件。在这个呼吸科,一个月可以开出200-300支“舒利迭”,以及400-500支“辅舒酮”,GSK(中国)给医药代表的两种药品考核价与医院卖给患者的实际价格之间,都有数十元的差价。
李某某、王某都表示,近两年公司定了年均30%的销售增长任务,但如果相关病患量没有增加的话,就只能靠医生多开药。“一般来说,医院客观上也确实会主动追销量,有倾向性地多开药。”于夫说。
李某某还交代,一些“吃不死人、治不好病、价格高、回扣多”的药是最好卖的,尤其是心脑血管类、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类的,只要医药代表和医生的关系“到位了”,有些医生甚至还能开一些不对症的药。记者就此询问于夫,他极力否认自己开过不对症的药,只承认“适应症允许的情况下,私人关系还是起作用的”,但同时不否认,“在利益的驱动下,肯定会有人这样做”。
“羊毛出在羊身上,行贿成本都是由患者埋单……公司养了好几千名销售人员,工资、奖金、运营费用是很大的开支。如果没有推广费用,如果不找医生拉关系,医生对药品的选择就会单纯从药效出发,药价必然会降下来。”说到此处,李某某、王某无不流露出深深的悔意和愧疚。
7月21日,葛兰素史克总公司分管国际事务的总裁Abbas Hussain在被公安部约见时表示,计划通过调整运营模式,降低药品价格中的运营成本。有关人士指出,挤出药价中的“黑色成本”,遏制药价虚高、过度医疗,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此次公安机关重拳打击是一个良好契机,以依法严惩的态势带动监管力度的收紧,希望所有药企、医院、医生都以此为戒、警钟长鸣、规范运作,让药价回归正常、让学术回归学术、让医院回归医院,用更优质、更便宜的药品和医疗服务惠及广大患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