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获国务院批准
4月14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原则同意《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1986年“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到2007年“黄河金三角试验区”、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再到如今《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发展之路已在探索中走过了28年。
“黄河金三角”
概念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
黄河金三角的概念,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已基本形成。1986年,山西运城市、陕西渭南市和河南三门峡市成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但在合作的时候依然要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旧的经济协作体一度中断。
2007年,三市决定建立“黄河金三角试验区”,2008年,山西临汾市也加入进来。当年7月9日,三省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关于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设立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请示函,并于2009年获得批复。这是全国唯一打破省际行政区划的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的试验区。
历史上就有
紧密的社会联系和经济往来
其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形成有充分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冲动。
四市同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同为远离中心城市的省际边缘化地区,距离平均不超过200公里,且同属仰韶文化发源地,在历史上早就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和经济往来。“唇亡齿寒”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省平陆县和河南省三门峡陕县,“秦晋之好”的故事则发生在山西和陕西。
一直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博士介绍,虽然黄河三角区域三省四市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四市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执行的政策有明显的差异。“这直接导致各市的相同产业在不平等的市场条件下竞争,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资源承载能力下降,使本区域内的资源配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及产业合理分布受到了限制。”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