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的总体原则、目标和具体行动方案,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互联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
方案明确,通过“互联网+”相关技术推进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的协调发展,在强化线上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同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监管,协同提升在线识别、实时监测、源头追溯的效率与水平。到2020年,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线索在线识别、实时监测、源头追溯的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成,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库、产品和服务数据库构建完成,全流程的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指导管理系统运行通畅。
方案还明确提出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作用,建设侵权假冒线索智能检测等系统,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明确了发展路径。
业内人士认为,因互联网海量、即时、匿名等特点,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很难发挥作用。“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加速推进,有利于线上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线下源头追溯实现精准快捷,最终实现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效率显著提升,各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受到严厉打击。
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停车服务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充分借鉴北京、深圳等城市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停车收费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警务”工作创新的步伐不断推进。2016年底,公安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底,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系统”。
公众善心不能过度消费,“指尖公益”需要铁腕护航。面对越来越多网络平台举办“指尖公益”活动,内部外部管理都要跟上。
“互联网+”不仅仅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更是为工作提供了方便,这样的一个“新空间”,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上的畅通无阻,更可以跨区域、跨行业,更能够成为大学生的“新职场”。
还没来到孙庄村,特约记者邓亚萍就已经通过手机直播看到了孙庄村“胡辣汤义卖爱心公益活动”的现场情况。
十一出游还要排队?No! 9月28日起,一部手机即可畅游2017年河南唯一新晋5A景区——芒砀山!
我们在热情拥抱“互联网+教育”时,必须深刻地意识到,教育不同于其他互联网产品,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属性。如何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呼唤在线教育的温度和理性共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思考。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各级政府应要顺应时代发展改革的潮流,从线下治理走向了线上治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线上政务服务能够让我们的群众“少跑腿”甚至“一次也不用跑”将逐渐成为现实,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新材料技术等疾速发展,新一轮技术革命蓄势待发。但新技术形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提升人们的便利、改善人们的境遇为旨归,要本着“解决民生痛点导向”。民众的获得感应与互联网的发展同频共振,而不是找不到契合点。
7月23日,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单,我省两个项目成功入选。
此次启动的《打工直通车》智慧就业综合服务平台,是河南广电县域融媒集团联合河南新农村频道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响应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践行“精准扶贫,就业先行”的理念。
2017年5月24日,河南“互联网+”创新创业综合示范基地暨猪八戒网河南总部园区启动仪式在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举行。
5月5日上午,郑州市“互联网+”社会保险业务及灵活就业人员业务手机App正式启用,今后,郑州市范围内的单位和职工,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办理参保、停保等几十项社保业务。
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是互联网的生命力所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不断强化各部门简政放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