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黑客”许家印

2012-03-12 18:02    来源:中国企业家

  许家印豪赌足球

  这一夜,许家印一定很High。4月2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由恒大足球俱乐部承办、堪称史上最盛大的中超开幕式上演。开场,几架轰鸣着飞临的“直升机”迅速将现场带入高潮。这些由电脑遥控的无人驾驶直升机上,悬挂着中超首轮球队对阵的条幅,令人产生中国足球的辉煌指日可待的错觉。开幕式由亚运会开闭幕式团队打造,400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孙楠、陶、韩红、古巨基等八大巨星联袂献唱,星光四溢,阵势压人。这场开幕式,开销是5000万。

  能容纳6万人的天河体育场挤进了7万多人,球迷、歌迷同狂欢。这已经是中国足球多年不曾有过的场面了。

  许家印穿着大红色西装坐在嘉宾席,这是他的主场。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高层领导与他同坐嘉宾席。他的左手边坐着大连实德队老板徐明,开幕式后的首场比赛,就在恒大和实德这两位足坛的新老“贵族”之间展开。许家印看球时很投入,眼神迫切,内心紧张。徐明也一样,客场的他看上去有些落寞。最终,恒大1:0战胜实德。

  许家印没有理由不心情大好。

  几天之前,在香港联交所恒大地产2010年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也是满面春风。恒大地产在2010年实现了“令人发指”的倍数增长:销售金额504亿元,比2009年增长66%,比2008年增长7倍,比2007年增长17倍;毛利润和净利润分别同比2009年增长约7倍。2011年,恒大的销售额将直指700亿元。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恒大地产,奇迹般地超越了比自己大得多的对手,跻身房地产行业第一阵营,与万科、中海等四家底蕴深厚的公司为伍。

  如同房地产行业的恒大是个“异类”一样,在足球领域,恒大也被认为是十足的“搅局者”。一个开幕式就花掉5000万,引进一个外援克莱奥花掉3000多万,2010年足球投入1.7亿,2011年预算投入将达到3个亿,打赢一场中超比赛的奖金是创纪录的500万。十名新老“国脚”,五名国际知名外援,一个知名的外籍教练李章洙。瞬间,恒大俱乐部成为足球新“豪门”,也暴风般地打破了足球圈原有的平衡和规则,尤其对于恒大这种烧钱招数的质疑,从未平息。许家印懂足球吗?有钱就行吗?恒大这么张扬,还让别人活吗?恒大投资足球仅仅是为营销炒作?

  “恒大从来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在3月19日中超赛前的俱乐部誓师大会上,许家印第一次强硬地回应了这些质疑:“有人说我们是乱花钱,我不同意。该花的钱一定要大胆花、勇敢花,不该花的一分也不能浪费!”

  进入足球领域之前,恒大地产在行业内也是后来居上,走出了短期内很难实现的大格局—2006年以“大跃进”的方式跑马圈地,两年内土地储备成为国内第一;2008年上市折戟,全线降价、断臂求生;2009年以相较于净资产40%左右的折让,在港交所流血上市;2010年,完成二三线城市布局,跻身500亿俱乐部。被业内称为“枭雄”的许家印,每一次赌注,似乎都押对了筹码。

  这一次,在一个盛行黑哨、赌球、腐败现象严重的领域,他还会赢吗?

  被质疑的“金元足球”

  “在3年到5年内,恒大必须夺得亚冠联赛的冠军!”在3月19日的誓师大会上,面对恒大足球队全体教练、球员和30多个媒体记者,许家印放出了狠话。“至于克服什么样的困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集团公司会全力支持。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但如果完不成(目标),李指导要下课!”

  许家印带着些微河南口音,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自从2010年3月1日斥资1亿收购因打假球而遭降级的广州广药足球队以来,恒大的“金元足球”,始终处于舆论的漩涡中。“许总憋得有点受不了了。”恒大的一个员工说。自从上市以来,许家印已经极少在媒体上露面。

  对于多方诟病恒大“烧钱”、破坏规则,许家印认为中国足球的投入本身就应该提高,“在国际上,一个球员的转会费就是10亿(人民币),我们全部俱乐部加起来才多少?”他认为,中国足球不能在低成本、低水平上停滞不前,中超需要豪门俱乐部,豪门之间的竞争恰是中国足球水平提高的表现。而恒大的大投入,必将带动其它中超俱乐部加大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恒大的大投入实际上也是推动着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

  对于用钱能办得到的大场面,许家印从来不会吝啬。他对大有某种偏执的热爱,一如公司的名称“恒大”。恒大集团的万人运动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的“恒大慈善万人行”,项目开盘时影视巨星云集,豪掷数亿做足球,每一项都是声势浩大、一掷千金。“早期恒大的项目开盘广告,通常是两个整版,很夸张。”广州地产圈的一位资深人士说。

  如果把许家印的高调看成是铺张虚名,那就大错特错了。“我要一个结果。”许家印辩驳。“花钱只是最容易的一个途径而已。”恒大的整个管理系统,都是目标导向型的。除了年度计划、月度计划、每周计划,每天都会把工作细化到个人。“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做到。”现在,他把恒大地产的那套东西,全部移植到足球上。2010年接手足球之后,恒大的第一个目标是让降级的球队晋级,在大手笔烧钱引援、搭建团队之后,恒大当年就成功杀入中超俱乐部。为了让球迷关注恒大,恒大做出烧包的举动:包专机请球迷到上海看球。“3-5年内获取亚冠”,这个大目标分解下来,凡是能用钱做到的事情,许家印都不遗余力地推动。许家印透露,2011年恒大引进外援的预算是7个亿,但终因很多国际大牌球星看不上中国球队而作罢。

  这次中超比赛,许家印定下的奖惩方案是“513”:赢一场奖励500万,平一场奖励100万,输一场罚300万。这是史无前例的高额奖励方案。最初他设想的是“505”:赢输一场的奖惩都是500万,平一场无奖励。有人提醒他这样做太过严厉,他才改变主意。

  在对金钱和人性关系的认识上,许家印堪称彻底。恒大崇尚重奖重罚。恒大地产上市之前,每年年底恒大会拿出上百万的现金,当场奖给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这是一个相当刺激的场面。恒大的员工待遇高于同行,但压力极大。恒大的办公室,如同压力锅,无人闲暇,个个忙碌。

  “真理都很简单,打动人的方式也都很简单。”一位资深足球记者认为,恒大用的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做足球。有些条件极端差的俱乐部一年的开销也才20多万,而恒大赢一场球的奖励就是500万,“好球员凭什么不跟恒大玩?”恒大做足球的路数,与1990年代的万达并无二至。万达也是用烧钱的方式组建了明星球队。王健林曾带着100多万的现金亲赴现场看球,赢球之后直接将现金奖给球员。王健林的投入是千万级的,10多年后,许家印的投入在末尾添了一个零。“恒大只是比万达更明目张胆一些而已。”

  在很多人看来,许家印“3-5年夺得亚冠联赛冠军”的目标看上去有些可笑。在此之前,中超俱乐部不要说夺冠,就是亚冠小组出线都非常困难。

  许家印是这么认为的:“有好的球员,好的教练,加上好的文化,我相信肯定能踢好球。”强势人物都有一套强大的方法论。许家印很自信,他认为任何事情只要执行到位,并没有多少神秘可言。

  “要做别人不可能做的事情,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做别人不敢去想做的事情!”在房地产行业的大公司中,恒大进入最晚。1996年公司成立时,行业标杆万科和中海已经在房地产行业耕耘了十年。2005年,恒大还只是一个十几个亿销售额的小公司,但是2010年恒大已经做到500亿。

  在许家印的历次讲话中,重复提的最多的是恒大“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办事高效”的作风。明确的目标导向,强大的执行能力,是恒大非常规发展的要旨。

  2010年2月29日,在通宵的决策会议之后,恒大决定接手广药足球。第二天上班后的两个小时之内,恒大将俱乐部拖欠球员的工资奖金全部付清,又在一天之内将俱乐部对外欠款全部付清。他的一声指令,能够在半小时内传达到最基层员工。在记者拿到的《恒大报》上,任何一页都可以找到譬如“狠抓质量”、“狠抓管理”等等带着“狠”字的词语。

  恒大也许是中国执行能力最强的公司。许家印亲自起草了一本厚厚的《恒大学习资料》,员工人手一册,其中有几万条规章制度,内容甚至涵盖了吃穿住用行。在3月19日的誓师大会上,恒大集团下发文件规范球队管理,其中明确规定了“五必须”、“五不准”、“五开除”。

  “许家印有很强的控制欲。但他是去人治化的控制,不是通过亲信裙带,而是通过清醒的制度化表达。”上海华彩咨询集团公司董事长白万钢认为。

  许家印在恒大复制了无数的自己。他是个典型的工作狂,有深深的眼袋。恒大普通员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中层超过80小时;高层超过90小时。但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许老板的工作时间最长。恒大紧绷绷的发条,是他亲自上的。他喜欢大规模“搞运动”式的管理,不定期有不同的主题。2010年恒大开展了历时3个月的“质量月”活动,在此之前还搞过类似的抓营销、抓产品、“清除三类人”运动等等。对于处于高速增长的恒大而言,这类运动集中清理了恒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用运动的方式激活员工。

  白万钢认为,恒大采用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许家印是恒大唯一的大脑,其他人则如同手脚。这套刚性化的管理体制,恰恰与房地产行业准金融、决策点集中的特点合拍。许家印做足球也是在重复房地产行业的套路。“这两个行业都是先烧钱,再挣钱。靠投入,赌一把;喘口气,再投入,再赌一把。”

  许家印在不断地复制自己,复制恒大的成功。他是否会对自己的成功模式产生不可救药的迷信?他是否真如他看上去那么自信?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具有强烈控制欲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不断重复自己的人,也如此。许家印的内心到底有多强悍?这是个谜。

责编:张开放
0

相关新闻

更多>>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科技频道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