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资金跨年存3天 利息不到300贴息高达6万?

2013-12-27 09:38    来源:现代金报

  非阳贴息

  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亿 多由几家中介联合做

  非阳贴息,这个概念是相对于阳光贴息来说的。非阳光化操作的特点是风险大,同时伴随的自然是高收益。所谓的阳光贴息,就是储户办理正常的存款后可以拿到贴息。

  据了解,非阳光贴息金额一般较大,少则几亿元,多则几十亿。个人或单家企业没有这么多钱,所以一个非阳光贴息的大单多由很多中介联合做成的,每个中介可能连结了好几户出资人,而为了取信于出资人,贴息方还会给出定金,让中介们去调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非阳光贴息的存单上,银行给存款人出具大额存款证实书,户头只会显示少数企业或储户的名字,很多小户出资人的名字不会出现。

  非阳光贴息的产生有其特殊需求,如一家企业(项目)需要大额资金,而这种需求在银行正常贷款授信额度内不可能实现或不可能批复,为此银行与用款企业联合起来,寻找其他资金,以资金所有人的名义在银行开户并将资金存入此账户,银行办理存款手续。其中产生的费用一般都由借款人承担,如银行正常存款利息、存款人获得的一次性贴息、银行的额外收益、贷款利息、操作费用、中介费用等。

  回报号称很可观 但风险大存款不可查

  循着QQ群里发布的信息,记者联系上了一名山东的资金掮客。在他发布非阳光贴息的消息中,少则5亿,多则上百亿,地域涉及辽宁、山东、浙江、江苏等地。

  “非阳光定存贴息高,钱也是存在自己的账户里,但是这个钱是不能查询的。”这名掮客表示,相比阳光定存,非阳光定存主要特点就是存款以后,这笔钱不能进行查询,也不能开通网银等。资金的用途,主要是用在企业上。

  “这样存款还能安全吗?”记者问。

  “这个你可以放心,我们都是和各地的国有大银行合作,要是资金出问题了,这些银行的行长自己首先要倒霉的。”他介绍说,在非阳光定存的业务中,银行也是中介的角色,因为钱通过银行再到企业,比钱直接借给企业要让人放心得多。“银行其实是用信誉来做了个担保。”

  因为非阳光存款一般不进入银行正常的账户,不受信贷比的控制,因此资金风险要大得多,这也使得非阳光定存的回报远比阳光定存要可观。

  “现在全国最高的陕西、山东等地区,资金存一年的光是贴息收益可以达到年化15%-16%,江浙沪地区稍微低一点,14%-15%左右。”对于记者声称的,手里有一两百万的资金,他并不感兴趣。“我们一般做的至少要有5000万以上,数量少了我们赚不到几个钱。”

  [ 背景调查 ]

  贴息存款如此火爆为哪般?

  别看这些金融掮客将贴息形成“阳光”和“非阳光”的区别,事实上,都是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属于违规行为。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某些工作人员,十分清楚高息揽储是违规的,为何还要参与?这主要是受到资金紧张、存贷比考核的压力,许多银行将存款任务完成情况跟奖金以及职务晋升挂钩,再加上内部机制上法制观念的淡薄,一些银行业工作人员以高息贴息去揽存。

  “很简单,就是收益高,给的利息多。”QQ群中的一位“有40万资金寻贴息”的储户说,就是冲着银行年底需要吸纳大量资金的当口才来做的,40万元存个几天,一次性能得个上千元,这样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而掮客们之所以热衷于此,则完全是利益使然,据说他们的抽成以0.1‰居多。

  我们还是来算一笔账。以上文提到的6‰的一次性贴息为例,用1000万元资金来计算,储户存银行3天(31进3出)的正常利息部分为0.35%/360×3×1000万=291.67元;而资金需求方开出的贴息为1000万×6‰=6万元,对储户来说吸引力不小。至于中介方,促成1000万资金的对接,能拿到1000元的提成。

  金融掮客们到底是谁?

  中介的业务范围是很广的,当宁波储户嫌有风险,不愿意把钱存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他们就推荐做本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冲量贴息。

  24日下午,一位做了好几年的金融掮客跟记者报价,“你如果有1000万的资金去冲量,价格我可以给到你5.8‰”。

  “我的钱到底是存到本地哪个银行去?”对于这样的问题,中介方的回答总是语焉不详,有说“我手头有9家银行”,或者简单举一家城商行或股份制银行的名字后说“反正就是大银行啦,钱放进去可靠的。你资金准备好了,确定要存了,打我电话,带你过去存”。

  “你是银行的员工吗?”当记者问及金融掮客的身份,他们的回答“神秘莫测”,有说“有亲友在银行工作”,也有含糊说“替银行打工的”,还有人说“我们是专业处理资方、银行、中介、贴息方的关系,中介润滑”。

  [ 监管难题 ]

  12月24日-26日是交易高峰

  忙碌程度不亚于电商界的双十一

  在采访期间,QQ群、论坛里的募资信息显示,为了在年末完成存款考核任务,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贴息买存款”,冲量疯狂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短短的3天能赚而条件只要你拥有1000万的现金。这3天当然也非普通日,是“冲量贴息”行话里特指的“31进3出”。2013年12月31日进,2014年1月3日出,显然,这是跨年前的资金冲量。

  此外,也有少数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了资金中介方的角色,由企业贴息吸引储户的钱存到银行来,然后再贷款给企业。

  “贴息”,顾名思义,是指法定收益之外的额外补贴利息。接受资金需求方的委托后,金融掮客们通过各种渠道汇总各方资金的信息,并促供求方对接,而他们则从中收取抽成。由于很多资金指定“27进2出”,所以12月24日-26日正是其工作的黄金时段,忙碌程度不亚于电商界的双十一。

  当然,记者清楚地知道,我们所了解到的,还仅仅是“冲量贴息”的冰山一角。

  • [1] [2] [3] 
        
责编:王慧
0

相关新闻

更多>>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