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沪指上行途中的第一个3478点,2007年4月11日,沪指历史上首次站上了3478点,但这个点位,只不过是大牛市中的白驹过隙,无人关注。2014年7月开始,没有强劲的经济数据支撑,没有明确的经济刺激计划和股市利好政策,新一轮牛市却在质疑声中渐渐成型。
图
每经记者 赵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无股权不富,固步自封必穷的时代。
从2014年7月2000点一线起步,上证指数在一片质疑声中一路走高。没有强劲的经济数据来支撑,没有明确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提振,没有一针见血的股市利好政策来撬动,股指一改前两次牛市上涨逻辑,短短8个月便来到3478点——6年来的股市顶点。
这是一轮全新的牛市,也具备全新的牛市根基。不同于“股改”或四万亿刺激,这轮牛市的根基更加宏大和意义深刻。从经济转型,到“走出去”国家战略;从财富配置转移,到企业盈利“双轮驱动”增长,再到A股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便构成了一轮新的牛市。
从2015年3月18日起,《每日经济新闻》将连续推出重磅市场策划《新牛市 新根基》,探究本轮牛市的根源,展望本轮牛市的未来:是十年大牛市,还是创业板万点不是梦?
全新的3478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5年3月17日11点,上证指数6年来首次站上了3478点——刷新了2009年8月4日的那个顶点。
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3478点,更是一个值得认真审视的时间点。
在沪指上行途中的第一个3478点,2007年4月11日,沪指历史上首次站上了3478点,但这个点位,只不过是大牛市中的白驹过隙,无人关注。
从998点起步,到6124点止步,3478点刚好就在这个横跨2005年~2007年大牛市的中间位置附近(算术中间值3561点)。
2008年3月27日,沪指以暴跌5.42%的形式杀穿3478点,3478点的陨落又在弹指一挥间。
在沪指上行途中的第二个3478点,2009年8月4日,沪指历史上第二次向上突破3478点,但这一次,相逢即是分别,随后,3478点成为媒体笔下的常客,也成为未来5年多市场无法逾越的高度。
3478点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点位,但却承载着A股一个阶段的标志性意义。
3478点,第一次是大牛市的中枢,第二次是大牛市的终点,那么,当市场第三次站上3478点,代表着什么?
2015年3月17日,由于沪指收盘为3502点,已经将3478点甩在了身后,这一次,3478点不再是顶部。
相比2007年沪指第一次突破3478点属于“秒杀”,这第三次的突破经历了反复的震荡和长期的酝酿,这必定是一个全新的3478点,指引着一个全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