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年维持销售涨势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去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4月8日,香奈儿率先打出降价牌,引来众多奢侈品牌的降价潮。2015年4月8日,法国奢侈品品牌香奈儿率先降价,宣布受近期欧元汇率走低影响,自4月8日起,中国内地市场价格下调20%,欧洲售价则上涨对应比例。
多年维持销售涨势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去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4月8日,香奈儿率先打出降价牌,引来众多奢侈品牌的降价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来,奢侈品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与2014年形成较大反差。在香奈儿降价后,以法国LVMH集团为代表的奢侈品巨头股价持续走高。同时,两只投资奢侈品的基金在已提前布局相关上市公司股票,而商务部发布《2015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认为,2015中国奢侈品消费即将迎来小高潮。
香奈儿引发降价潮
全球奢侈品品牌的2014中国行遇阻,不仅单个奢侈品牌在华销售疲软,连维持多年的行业整体销售增长也首次迎来负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隶属于法国开云集团的奢侈品巨头古驰2014年利润同比下降1.9%至34.97亿欧元(约合237亿人民币),经常性营业利润为10.56亿欧元(约合71.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7%;意大利奢侈品巨头普拉达2014年综合收益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为35.5亿欧元(239.15亿元人民币)。
而旗下拥有卡地亚、梵克雅宝、万国、积家、拉夫·劳伦等众多奢侈品牌的瑞士历峰集团也没能幸免。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财报显示,亚太地区年度销售额为20.83亿欧元(14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
这与前几年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全球知名咨询管理公司贝恩公司发布的《2014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降至11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首次跌至-1%,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为增长2%,2012年和2011年更是高达7%和30%的增速。
2015年4月8日,法国奢侈品品牌香奈儿率先降价,宣布受近期欧元汇率走低影响,自4月8日起,中国内地市场价格下调20%,欧洲售价则上涨对应比例。
这一举措不仅终止了香奈儿在华连续5年的涨价趋势,还引发了奢侈品牌的“多米诺”效应。迪奥和Moschino(莫斯奇诺)也开始降价,在香港市场,包括Miss Dior和Dior Soft等几个经典款式,降价幅度达到12%;Moschino自4月13日起对中国区新上市的春夏饰品(包括手袋以及配饰)全面调价,平均降幅20%。降价理由是近期汇率的影响,和香奈儿基本一致。
另外,普拉达(Prada)、范思哲(Versace)、真力时(Zenith)等品牌也纷纷表示要对中国地区降价;旗下拥有众多名牌手表品牌的瑞士历峰集团,也传出香港地区降价的消息;此前价格一直坚挺的江诗丹顿,虽然此前不许代理商打折,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目前已默许分销商自行提供折扣优惠;紧随其后的积家也表示,今年5月起会正式降价。
3月19日,法国LVMH集团旗下的泰格豪雅在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首日就宣布降价。泰格豪雅表示,此次降价决定是为了抓住近期瑞士法郎升值的机会,重新调整其国际价格政策:“品牌将避免提升其在欧元区、日本或新加坡的产品价格。相反,从3月开始,在瑞士、中国内地、美国、加勒比地区、中美和南美,平均价格下调8%;在英国平均价格下调7%;在中国香港平均价格下调13%。”
一直坚持不做广告的百达翡丽也表示,在中国内地市场降价18%,而一个月前这一品牌刚在瑞士降价5%,中国香港平均降价7%(最高降幅22%),而欧洲地区提价7%。
降价刺激股价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香奈儿的这一降价策略,让外界普遍预测将刺激疲软的国内市场,并对2015年奢侈品行业未来表示乐观。
今年4月9日,香奈儿降价第二天,奢侈品牌爱马仕和克里斯汀·迪奥的股价就涨至今年以来的最高点,分别为342.3欧元和183.15欧元;路易威登集团股价也在4月10日迎来今年第三高点171.9欧元,较4月1日上扬5.2%。
瑞士历峰集团股价也产生连锁效应,从3月31日的78.3瑞士法郎上涨7.85%至4月10日84.45瑞士法郎;普拉达与开云集团股价也有小幅回升,相比前一日分别有1.78%和2.34%的收涨。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奢侈品牌2015年股价与2014年形成强烈反差,大多出现不同幅度上涨。爱马仕股价从2014年10月底就开始回升,今年1、2月份横盘震荡后,从2月25日起股价势如破竹,涨幅达21.3%;迪奥股价回暖较晚,自去年12月15日的126.69欧元一路上涨,至今年4月24日收盘价已达179.15欧元,录得42%涨幅;路易威登集团和开云集团今年以来也分别录得30.1%和16.5%的涨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奢侈品牌中国区销售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欧元汇率走低导致代购异常火爆。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最近跌到了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低点,赴欧留学和旅游都连续升温。
同时,各大品牌在欧洲和美国市场销售却大幅上涨,如瑞士历峰集团2014年报显示,虽除日本外的亚太地区销售下降2%,欧洲和美国地区却总共上涨2.01亿欧元,涨幅为15.85%;意大利品牌普拉达的2014中期年报显示,意大利、美洲和中东是三大销售净额领涨区域,整体涨幅达27.6%。
LVMH集团近期发布2015年一季报显示,相较于2014年同期,路易威登集团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市场分别减少10%和6%的收入,而欧洲与美国合并增长量为19%,抵消了前两个市场的不佳业绩表现;开云集团的2014年报也显示,西欧和北美51%的年度增长率,远超亚太地区的26%,领衔去年销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