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降准降息到养老金准备入市,从两融强制平仓“规模很小”到券商自主决定平仓线,最近几天,管理层不断放出重大利好消息。
3 降低交易费用“杯水车薪”
政策:7月1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拟调降A股交易结算相关收费标准,8月起实施。其中,沪、深证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经手费由按成交金额0.0696‰双边收取,调整为按成交金额0.0487‰双边收取;同时,A股交易过户费沪市和深市一律调整为按照成交金额0.02‰双向收取。
反应:7月2日,沪指盘中一度跌破3800点,报收3912.77点,下跌140.93点,跌幅为3.48%;深成指跌幅超5%,创业板指跌幅近4%。
分析: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表示,调整后,沪深证券交易所的A股交易经手费降幅为30%;沪深证券交易所的A股交易过户费降幅约33%,预计将降低投资交易成本135亿元/年。曹恒乾认为,与降低交易成本相比,更为重要的是,降费用彰显了管理层对于股市的积极态度,有助于提振市场资金入市信心。
市场有观点认为,在当前节点降交易费用,仍只是一个“力挺股市”的信号,在实质上,其降低的交易成本对整个市场来说是“杯水车薪”。
4 两融自主强平起效尚需时日
政策:7月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消息,允许所有证券公司发行与转让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券商自主决定强制平仓线,不再设6个月的强制还款,允许券商与客户自行商定补充担保物的期限与比例;同时出台的两融新规规定,允许券商在客户信用基础上,和客户商定展期次数。
反应:7月2日,沪指开盘不利,盘中一度跌破3800点。沪指报收3912.77点,下跌140.93点,跌幅为3.48%;深成指跌幅超5%,创业板指跌幅近4%。
分析: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表示,此项政策是从供需两端呵护两融。供给端证监会放开短期公司债、两融收益权资产证券化,扩大证券公司融资渠道;需求端放松平仓线及处理方案,新增不动产可冲抵补充保证金。
广州万隆认为,此轮下跌源于监管层全面清理场外配资去股市杠杆,而券商可自主决定强平线无疑减少了爆仓担忧,从而避免了融资盘爆仓而再次造成的踩踏式杀跌,这一政策有利于封杀股指再深跌空间。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两融新规是直接利好杠杆资金的政策,不过,该政策真正看到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 分析
还有哪些救市牌可以打?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政府“救市”态度坚决,如果股市没有明显起色,那么利好政策还会不断出台。这些利好政策包括推迟IPO、国家队入场、降低印花税、配资新老划断并合规化、央行释放更多流动性,证监会继续安抚市场等。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政府可以做的是降低印花税以及设立平准基金。
申银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应建立以一行三会为主、多部委联合的危机应对和协调机制与组织,可以借鉴1998年香港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市经验。他表示,首先是稳定新股发行预期;其次是稳定配资环境预期,减少朝令夕改的政策出台;最后是国家维稳预期,不能稍微一涨就放开新股发行。对于股指期货,可以提高保证金比例和实施T+1制度,不能以浮赢加仓。
李慧勇认为,要稳定大家信心,对于新股发行,可以引入市值配售制度。比如设立五千亿到一万亿的平准基金,可以用来买入一些权重股,以及战略性产业的股票,也可以借此引导股指期货。必须要立体化作战才有救市效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政府通过一些救市措施来重塑信心十分必要。应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以及周期性调控政策的稳定器作用。简单来看,利用政府资金和其他宽松政策来托市似乎有纵容投机者之嫌,但事急从权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徐高认为,我国政府对市场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托底股市的政策回旋余地也不小。不过,在市场稳定下来之后,调控股市软着陆才是真正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