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生物救命药离奇退场 暴利交易揭神秘面纱

2012-05-14 09:40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华兰生物一位业务员对21世纪网表示,“虽然政府对药品采购有明确限价,但近年来企业一直在保持生产。” 如此看来,为何厂商保持生产,全国多地医院却出现供应断层?如果消费者在医院和正规药商处都求购无门,那么厂商的药离场流向哪里去了呢?

  一是出口,二是黑市。

  华兰生物公司凝血因子的产量基本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产品流向华南地区近六成市场。“广东、北京、上海和安徽这些省份已经放开凝血因子的限价,因此企业产品会尽量向这些地方倾斜。” 中国血友之家秘书长关涛对21世纪网透露。

  该人士分析称,“行业正面临总体产能紧缺和整顿时期,华兰生物的凝血因子、破免等救命血制品都很紧张,经常有价无市,根源还在于血浆原料不足。”“毕竟,贫困地区献浆员观念也不像从前了,廉价的营养费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并不大。”

  贫困县的输血贸易

  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上海新兴、绿十字三家企业贡献了行业凝血因子几乎全部份额,一旦这些企业有产能紧缺的情况,将会摧毁血制品行业中凝血因子供应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2年至今,华兰生物全国共有13 家浆站:贵州1 家,广西4 家,重庆7 家,河南1 家。

  2011年,华兰生物在重庆巫溪县投建的单血采浆站正式采浆。在重庆巫溪县城市论坛,21世纪网发现当地青壮年似乎对“卖血生意”兴致不减。

  有网友算了一笔账,“每人每次献浆400ml,可获误工、生活和交通补贴160元和免费体检和化验检查,年献浆10次即可获4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

  当地巫溪县政府也“热情”迎接这位山里来客。据当地政府网站信息,“巫溪采浆站除了可以提供30-50个就业岗位,解决部分待业人员的就业。按年采浆量30-50吨的能力,每年还向国家纳税可达300-500万元,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巫溪县政府甚至规定,供浆员当年献浆达8次以上固定献浆员,其子女年度考上国家统招全日制本科院校,持户口本和高校录取通知书,可一次补助1000元助学金。

  诚然,对于贫困山县来说,卖血能获取一笔比种田更为客观的经济收益。但对于华兰生物等行业一哥来说,血浆的采集过程是否透明,如何保证原材料在长达90天的免疫期和生产周期内的质量,却仍然是个未知数。

  中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主要厂商及血浆产量份额

  数据来源:资料来源:MRB,各公司年报,21世纪网据公开资料整理

  • [1] [2] [3]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