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药业22亿迷局:项目存亡不明 数据水分未知
相关行业: 医疗健康
投资数据有多少水分?
在新兴原料药项目进展和投资额度上都存在巨大的逻辑漏洞,面对媒体的质问,天方药业似有难言之隐。这也正是让不少投资者认为利益受到严重侵犯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公司给出了最新的回应,这起事件有向“口水战”演变的迹象,但背后却另有隐情。
当地一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天方药业新兴原料药项目其实就是个帽子。当时驻马店政府把地批给了天方药业,省市领导很快就要来视察,因此2010年10月,公司就在产业集聚区举行了很简单的开工仪式。“其实新兴原料药项目的说法本来就很空洞”,上述人士称。
就此,南都记者也以招商名义几次向驻马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询问,但对方也不能详细回答,回答最多的就是“有新项目和搬迁项目”、“发酵车间”。
但让人费解的是,为何2011、2012年河南省发改委关于省重点项目的文件中均提到上述项目是“续建项目”?
上述知情人士解释称,凡是列入了省重点项目,征地、环评的审批都会快得多。因为河南的土地指标有限,入不了省重大项目,就很难拿到土地指标,因此大家都拼命挤重点项目。
河南省发改委2011年2月的文件中称“将续建天方药业年产抗生素原料药14700吨”,2012年2月的文件中称“将续建4700吨天方药业抗生素原料药项目”。股民陈先生表示,正常的理解应该是2011年2月-2012年2月,天方药业完成了10000吨的抗生素原料药项目。
“企业有时也很难做”,上述知情人士称,如果说今年投入的省重点项目明年文件中没有了,说明这个项目的立项和入选都有问题,那会牵连到很多责任人。而且,如果没有开工,也要说明原因,因此公司在填报发改委立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表中的投资,为了争取土地及其他相关手续尽快办理的绿色通道,上报的投资数据有一定的水分。有时公司在填报发改委立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表中的投资,并不是实际立项项目的投资,会用其他项目的资金来申请。
而南都记者查询发现,对于天方药业新兴原料药项目的投资额度,当地官方媒体、省政府文件和驻马店产业集聚区文件都出现了一定的出入。2010年驻马店媒体报道中称,“项目总投资22.3亿元,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2.4亿元、利税8.5亿元”,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2011年重点工业产业年度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又注明,“该项目投资额13.9亿元,2011年预计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2012年驻马店日报报道中称,“总投资22.3亿元,目前建设的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6亿多元,并于今年5月份投产运行,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而驻马店产业集聚区3月份的官网中又称“总投资30亿元的天方药业新型原料药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
而天方药业给出的数字是,截至2012年9月,搬迁项目已完成投资近4亿元。在中国医药与天方药业的重组预案中,对这个项目的估价也接近这个数字。
“这也难怪股民会出现误解”,上述知情人士称,但不管怎样,企业要交的税收是真实的,员工的工资也是真实的,因此,要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准。
一名曾在河南某地发改委工作的官员向南都记者证实,现在天方药业的事情比较敏感。一般来说,重点项目的投资额度往往会有一些夸张,因为政府提供的支持多是政策和用地方便,政府拨款较少,除非是大国企,因此,资金主要还是靠企业来筹集和借贷。
不过,他的说法和上述知情人士的观点并未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证实。
“在政府的文件和数据与上市公司牵强的解释之间,显然前者更有公信力”,律师王智斌向南都记者表示,从法律效力来说也是如此。
“这也正是上市公司的苦楚所在”,上述知情人士称,不便说实情,公司许多项目的准备工作比较复杂,都存在不确定性,很多东西无法披露,这也就导致了股民的误解。
这场“口水战”还远未结束。王智斌说,他向河南证监局提交了举报信。南都记者看到,在11月份该局的《关于举报天方药业有关问题的回复意见》中认为,未发现天方药业“隐瞒重大项目”和“在非公开发行项目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反证券法规的问题”。11月24日,南都记者向该局采访时,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称确实经过认真调查,但具体是如何调查,须有关处室做出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未给予回复。
“目前中国内地的股民维权事件中,如果不能得到证监会或财政部的认定、法院的刑事判决,就不能起诉上市公司。”王智斌表示,股民们都希望证监会能客观公正地调查此事,他也会进一步搜集证据,让公司给股民一个明确合理的说法。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