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曹家富,男,汉族,河南省潢川县人,生于1952年8月,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1969年至1991年,历任中央警卫团战士、教官、潢川县仁和乡武装干事、武装部长、乡长;1991年4月任县樱桃谷鸭综合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畜禽开发公司总经理,现任河南华英禽业集团、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曾历任潢川县政协副主席、潢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信阳市人大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强化质量管理,
实施名牌立企战略
记者: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我们了解到,华英的发展历程始终是抓质量、创名牌、两眼向外拓市场的过程,请您介绍一下企业在加强质量管理这方面的经验?
曹家富:全面深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为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华英从建厂的第一天起,就提出了“谁砸我们质量的牌子,我们就砸他的饭碗”的口号,根据《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和ISO9000国际标准,组织编写了《华英集团质量手册》、《华英集团作业指导书》和樱桃谷鸭肉系列产品、各类全价系列饲料、羽绒等产品的质量标准,使每个岗位、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以此为内容,广泛开展了职工培训活动,营造全员关注质量、爱护品牌的良好氛围。随着中国的入世,公司面临进口国对产品名目繁多的疫病、药残和重金属危害等制定的检测项目,以及外国人的挑剔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为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产品养殖加工方面的卫生安全意识,我们结合企业实际,邀请省、市检验检疫部门和华英一起,对全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培训,受训人员达到1.1万人次,使他们在消毒防疫、药残控制、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认识,提高到产品质量标准上来,为生产优质安全产品打牢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企业每年把“8.18-9.18”定为质量月,具体明确了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实施步骤,在活动中大力推出了一批“质量能手”和“技术标兵”,并通过他们逐步把操作标准和质量管理引向规范,不断提高集团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健全完善了三大质量保障体系。我们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管理规定的要求,依据9000标准,首先建立了9000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按照“做我们所写的、写我们所做的”编写思路,把质量方针、目标、职责和操作程序作出了明确界定,整个体系覆盖了从冻鸭、冻鸡、羽绒、包装、熟食等生产服务领域,提高了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构建了疫病防治体系,在9000的基础上,编写了《兽医卫生防疫手册》和《兽医体系管理手册》,把养殖场的审批建设、消毒防疫和疫病防治纳入了统一管理。同时,开展了“养殖规范管理年”活动,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局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三级兽医管理体系,即兽医总监、部门兽医和驻场兽医,按照一场一兽医进行合理配备,使养殖、消毒、疫病防治等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全面规范,特别是在国内出现禽流感疫情以后,兽医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全体兽医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封闭管理、强化消毒、加强疫情监测,有效避免了疫情发生,确保了集团大养殖的安全。三是建立完善了药残控制体系。通过组织编写《药残控制管理手册》,把药品的采购、供应、使用等环节进一步程序化,用备案的形式规范了养殖用药,在养殖环节有效防止了兽药的残留及超标现象的出现。
建立了严密的加工监控体系。我们通过推行生产流程动态监控,从严格鸭源质量开始到鸭成品出厂,坚持“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实行质量索赔制、质量工资制和质量一票否决制,严禁不合格原料进厂,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全面提高每道工序的一次性合格率,做到了专线生产、分批消毒、批次管理。通过时时监控,层层把关,使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产品满意度得到了国内外市场和广大客户的充分认可。
建立了产品检验检测保障体系。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国家级水禽实验站、中心化验室及省级动物保健中心,除了对禽流感、新城疫等高致病性疾病开展普查和监控以外,还对每批鸭源进行禽流感、新城疫、农兽药残留、微生物等情况进行化验检测,着力提高对出口产品的检测能力,确保出口产品万无一失。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华英冻鸭肉系列产品顺利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和HACCP认证,荣获了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中国驰名品牌、中国名牌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质量达标食品等荣誉称号,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过硬的产品质量使我们始终掌握着市场的机遇,保证了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强力开发国内外两大市场
记者:在发挥龙头企业领动、做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方面,华英公司是如何做的呢?
曹家富:我们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论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制定了一系列营销策略,确保了企业能够在迅速多变的形势下,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始终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加大产品营销力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我们始终坚持“只有疲软思想,没有疲软市场”的必胜信心,在国内外市场看好、销售势头强劲的有利形势下,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加密市场网络,把销售网点向外围渗透,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已形成了东至上海、福州,西至重庆、乌鲁木齐,南到广州,北抵哈尔滨等覆盖全国的市场销售网络,华英产品在国内工厂化加工鸭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以上。
在出口方面,企业牢固树立“集团上下一盘棋”、“全员为经营、经营为客户、一切为市场”意识,制定了“全方位,多品种,抢抓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保证完成销售计划”的营销指导思想,加强同国外代理公司和销售大集团的业务往来,把优质的产品不断推向国外,使华英产品远销到韩国、日本、中东、中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年来,我们借助品牌、质量、价格、服务等众多优势,不仅扩大了国内市场份额,迅速抢占了市场制高点,而且在市场的磨炼中,增强了集团能够抵抗市场更大风险的能力。
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模式。我们借助在行业的领导地位和品牌优势,始终采取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措施,先后开发出填鸭产品、南桂鸭、超市小包装、出口韩国的鸭卷肉、熟食制品、休闲食品等300多个鸭类产品品种,使产品向多系列、多品种方向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满足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保持产销衔接平衡。我们在企业内部设了冻品业务部、国际业务部、熟食销售中心、营销管理部,全面监控指导各类产品销售工作,并在销量相对集中的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为了强化分支机构的管理,提出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销量与费用挂钩、超利分成”的指导思想,实行“四定、两挂、两不准”。“四定”就是定任务、定人员、定基本费用、定基础批发价;“两挂”就是工资与销量回款挂钩、资金占用与利润挂钩;“两不准”就是不准经营本公司以外的同类产品,不准跨区销售,这些措施的出台,有效激发了广大业务员的积极性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借助强势媒体,树立品牌形象。为保持行业主导地位,我们将营销工作重点由产品传统的价格竞争转移到前卫的品牌竞争上来。通过华英产品广告在央视《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等黄金时段的播出,使华英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拉动了产品销售,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得到巩固。
遵循农业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华英在建设投产之时,正值全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型时期,各地都在探索如何改进农业模式,增强农村经济的有效办法,我们在总结当地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意识到:只有认真地引导农户转变观念,保证农户的利益,才能使企业在万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
与发展中的中国食品工业
共同进步
记者:在加强和保证食品安全、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咱们公司是怎样做的?
曹家富:五千年中华文明蕴育了灿烂的中国饮食文化,二十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鸭业为主线,围绕“食”字作文章,以潢川为基地,以中国为基础,把世界作舞台,成功完成了从中国鸭王、亚洲鸭王再到世界鸭王的三级跨越,在革命老区缔造了一个现代化的鸭业王国。
富民强企、业润社会,诚实守信、专业争先。华英要做最大,更要做最好,华英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成熟的步伐和更加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和广大股民。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保证食品安全实际上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责任,食品安全是企业创新的基础,要想企业走得远、走得好,创新是不可少的。
企业一定要自律,做出产品跟消费一样,要对它有信心;管理部门要尽职尽责,提高入市的门槛,就评估的问题,哪个准入,哪个不能准入,要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问题,希望我们的法律法规和宣传结合起来打击问题商品。
食品安全和科技创新不矛盾,在保证食品安全情况下,能生产出更好的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企业就有了动力,所以,做企业家,第一要把食品安全作为我们的根本,要用创新动力激励我们往前走。
我衷心感谢所有理解、关心和支持华英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发展中的中国食品工业共同进步!(河南首席记者 李代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