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财经要闻 > 正文

新一轮政策“组合拳”将加码稳投资

2018年09月18日08: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5034

  “补短板·稳增长”系列观察(一)

  近期,多地特高压、轨道交通等项目审批重新开闸,一大批基建项目密集开工建设,配套政策也步入密集出台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稳投资还将持续加码,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包括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推广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等。

  9月17日上午,在简阳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四川航空基地工程现场,四川省属国有企业2018年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包括能投集团中江-龙泉输气管道工程项目等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3亿元,主要集中于通航、能源以及旅游业等重点发展领域。

  据了解,今年四川省国资系统“项目年”共计118个项目,其中省重点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额78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1085亿元,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649.33亿元。

  不仅是四川,近期多地都在密集启动项目开工建设。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今明两年核准9个重点输变电线路,其中7条线路为特高压工程,总输电能力5700万千瓦,这是特高压时隔一年多以后重启审批。

  与特高压有着类似情形的还有轨道交通。暂停一年后,国家发改委上月重启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总投资787.32亿元的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约950亿元的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年-2023年),先后于近期获得审批。目前,合肥、西安、武汉、成都、太原等城市新一轮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已经上报待批。其他城市也加快了地铁规划编制、报批和建设的步伐。

  项目密集启动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助推。自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力度”以来,各部门政策不断加码。财政部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发改委加快地铁项目审批,提出抓紧推进一批西部地区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铁路总公司确认今年铁路投资重返8000亿元,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民航领域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28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00亿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围绕基建补短板,还会有一揽子新的支持政策出台,包括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推广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等。

  总体而言,一方面是盘活存量,避免“半拉子”工程,另一方面是启动增量,包括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支持中西部和都市圈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骨干通道建设等。原则上,“对纳入规划和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合规的前提下,加快用地、用海、环评前期工作进度。”业内人士指出。

  专家特别指出,区别于以往,本轮“稳投资”作为“六稳”之一,其关键是补短板,目的在于通过强动能来稳增长,而不是大水漫灌。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表示,做好稳投资工作,关键在于促进高质量投资。要聚焦投资效益和效率,通过改革创新寻求突破口,畅通项目融资渠道,加大“补短板”投资力度,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充分发挥投资改善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政策层面,要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营造一流投资环境,畅通项目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投资,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夯实内需基础。

  “尽管地方投资积极性明显增强,但现阶段投资的总体方向还是围绕补短板和强弱项,从而发挥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投资企稳有助于稳增长。”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说。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金山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内外部约束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尤其是经济有下行趋势的情况下,稳投资是可靠的增长动力,是缓解困境的可靠路径,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了这一事实。“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投资而投资,一定要注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如此,稳增长才有可持续的动力。”他指出,投资就要投到社会需要之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当前,我国基础设施还有很多短板,稳投资,补齐基础设施部分短板,有利于提升配置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物品。

  在他看来,本轮稳投资 ,一定要和国家发展战略互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动,侧重互联网产业和智能制造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陆海空城乡区域立体式交通网络,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通过补短板,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引导货币之水有效浇灌实体经济之田。

文章关键词:政策 加码 投资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税务总局详解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

    4月10日,在国家税务总局组织播出的“税务讲堂·你来问我来答”节目中,税务总局社会保险费司副司长王发运详解了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有关热点问题。

  • 商务部:以政策“组合拳”力稳外贸基本盘

    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从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支持加工贸易发展、举办网上广交会等方面共同发力,以政策“组合拳”力稳外贸基本盘。

  • 商务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消费市场稳步回升

    记者9日从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市场人气逐步集聚,消费市场稳步回升。目前已有七个省20多个地市组织发放了多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

  • 政策“三路并进”力稳外贸生命线

    记者获悉,为了稳住外贸基本面,各部门正在联合发力,输血、止损、减负三路支持举措并进,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租金减免以及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等方面持续加码,并将采取措施促进资金及早拨付到位,为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危中寻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金融政策加码输血重大区域战略

    记者获悉,近期,多部委密集部署加快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相关区域金融政策频频落地,其中推动区域金融互联互通成为政策着力点,区域资本自由流动等体制机制创新迎来突破。

  • 政策持续加码 万亿消费金融再升温

    在近期央地多项促消费政策支持下,万亿消费金融市场再升温。截至4月7日,今年已有四家消费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金融债等方式融资近200亿元,获批数量及额度远超去年同期。

  • 逆周期调节显著增强 货币财政政策双发力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近日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 重磅政策连发 资金“组合拳”加力稳投资

    近期,从明确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新增专项债额度,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绩效管理操作指引出台,重磅文件接连发布,打出资金“组合拳”加码助力稳投资。

  • 促制造业链式复工 金融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均指出,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对产业链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并加大对民营制造业的支持。

  • 国常会释放重要信号 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力度再加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加大对困难群体相关补助政策力度。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