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已经陆续公布。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虽仍存下行压力,但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比较平稳,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先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几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
其中,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42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而值得关注的是,新消费发展较快,1月份-8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55195亿元,同比增长28.2%。
今年前8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5158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1月份-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331家,同比增长102.7%;实际使用外资560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
至于其他的数据,就不再一一列举。笔者认为,虽然数据有升有降,但总体来看,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保持了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和稳定性日益增强,供给质量明显提高,实体经济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正转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样有数据支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1.9%、8.8%和8.8%,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4个百分点、2.3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工业新产品快速成长。1月份-8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6.0%、19.4%和13.4%。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我们不妨来看看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情况。截至8月31日,3555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共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0.81万亿元,实现净利润约2万亿元。同时,两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实现两位数的增速。
值得关注的是,沪市一批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新兴服务和消费公司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加5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加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加36%。
深市方面,95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有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3.32%和20.77%,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笔者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征程中,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代表的“新金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这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拥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发展潜力巨大,资本市场加大“扶新”还有更大空间。
在国际油价暴跌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中,中国市场、人民币资产则表现得格外坚挺。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疫情防控卓有成效,资本市场也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资本流入。
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多年野蛮生长后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近期,哈啰出行、青桔单车相继获得新一轮融资。随着新的资本加持,共享单车行业是否会重演往日的“烧钱大战”?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同日,中国证监会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4月1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并提出要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
3月25日,央行开展50亿元央行票据互换操作,以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
3月25日,央行开展50亿元央行票据互换操作,以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实际上,2020年以来银行永续债的发行主体有所改变,中小银行开始成为获批永续债的“新生力量”。
在外盘“黑天鹅”频频起舞背景下,A股市场与外围市场近期联动性有所增强。针对市场关心的疫情期间是否应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等问题,同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扩大双向对外开放是引入长期资金重要举措。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实际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开年以来多次“点名”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要求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同时促进中小银行回归服务小微主业,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能力。
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12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国际收支将保持基本平衡的格局,跨境资本流入将趋势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