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重点领域任务顺利推进,补短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加快实施。”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表示。
截至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130项,在建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高标准农田加快建设。一批铁路重大项目建成运行。截至201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6万公里。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一大批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激发社会活力,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
据悉,国务院常务会议过后,国家发改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并印发《关于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 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督促各地抓好贯彻落实。
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有关部门,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筛选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这些项目共200个。其中,8月22日,民航局、国家发改委已联合推介了民航领域的17个项目。其他183个项目,各地正在抓紧组织推介,这项工作将在近日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与民间投资联系较为密切的PPP项目,国家发改委始终坚持规范有序地进行推广,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实际效果比社会预期好。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中标PPP项目中,民营企业牵头或单独中标的项目约3800个,占比接近47%。如杭绍台铁路是国家发改委、国家铁路局等推出的8个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成为首个民间资本绝对控股的高铁PPP项目。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加快前期工作推进项目新开工建设,加强在建项目后续资金保障,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切实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稳定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记者 苏诗钰)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6.8%,3月份,发电量同比下降4.6%。据电网公司调度数据,4月1日至15日,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2%,实现了正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6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分批下达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
在昨日召开的发改委3月例行发布会上,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刘世虎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抓紧准备专项债券项目,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3月17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表示,下一步,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注重长短结合、精准施策,顺势而为,充分释放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免部分征信服务收费的通知》,自即日起减免部分涉企征信服务收费,预计可减轻企业负担1.64亿元。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全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7个,总投资13292亿元,其中审批116个,核准41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能源、高技术和水利等领域。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7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今年物价走势对明年翘尾因素的影响,加之春节效应,明年初CPI涨幅可能会较高。
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PMI数据时隔6个月后重回扩张区间,这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
12月5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关于开展“投资法规执法检查 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投资法规执法检查 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
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将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等方面,建立有效管用的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为长三角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