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2018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万亿元,同比增长9%。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高于上年同期18.6个百分点,消费继续稳居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
分季度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呈现逐季升高态势,其中,受国庆假期、“双11”和年末传统销售旺季的影响,第四季度达到年内规模顶峰,当季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万亿元。
高峰表示,2018年,商品消费提档升级,新能源汽车等销售强劲。时尚、品质、节能、智能等升级类产品受到市场欢迎。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和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3.9和3.2个百分点。
“消费品进口也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蔺涛表示,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消费品进口比上年增长10.9%,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随着我国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与消费升级相关的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进口化妆品、水海产品分别增长67.5%和39.9%。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低。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4.8%,占消费支出比重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服务消费增速较快,文娱消费提质扩容。高峰介绍,全国实现餐饮收入42716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商品零售0.6个百分点。全国电影总票房609.8亿元,同比增长9.1%,旅游消费持续旺盛,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5亿人次,收入超过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0.8%和12.3%。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有捐认为,从居民服务性消费结构看,全国居民人均饮食服务支出增长21.7%,家庭服务支出增长32.1%,医疗服务支出增长20.5%,包含旅馆住宿等在内的其他服务支出增长14.9%。
展望2019年消费市场走势,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认为,更多激发消费新动能的有利因素正在积聚。从政策来看,政府正在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从城市消费来看,旅游、餐饮、健康、养老等服务型消费需求正在激增,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爆发点;从农村角度来看,以社交电商为代表的新的消费通道开启,激发了五六线城市消费潜力,也体现了整体的消费韧性;另外,5G、智能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新产品,都在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有望成为2019年消费新亮点。
在昨天(7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虽然4月外贸数据降幅收窄,但外贸发展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下一步将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国际疫情影响。
23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目前在华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提升,接下来,我国还将继续推进扩大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信心,稳存量、促增量并举,全力做好今年稳外资工作。
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从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支持加工贸易发展、举办网上广交会等方面共同发力,以政策“组合拳”力稳外贸基本盘。
记者9日从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市场人气逐步集聚,消费市场稳步回升。目前已有七个省20多个地市组织发放了多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
4月1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改革开放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从五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举措和工作要求,布置当前和今年稳外资工作。
4月2日,记者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接下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启动实体商店消费,同时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引导更多地方推出各类消费券、购物券、优惠券,全面激活消费市场。
30日,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将会同海关总署、药监局等部门加强医疗物资出口质量管理,近期将发布公告,要求出口的相关医疗物资必须取得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相关资质,符合进口国(地区)质量标准要求。
在近日召开的2020年全国外资工作会议暨应对疫情稳外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记者获悉,接下来,商务部将加大各项稳外资政策落实力度,推动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提升投资便利度,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以促增量、稳存量并举实现全年稳外资目标任务。
24日,记者从商务部获悉,近日商务部办公厅、进出口银行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合作和政策保障机制等两个方面推出10条举措。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9日介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各方都在按照领导人的指示,致力于年底签署RCEP协定。目前各方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正有序推进法律文本审核等相关工作,以准备好供各国签署的最终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