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PC端网页广告条1000*60
映象财经
映象首页 > 财经频道 > 消费热点 > 正文

被淘汰出租黑市“换装”变套牌车 网卖不到2万

2015-04-08 08:30 来源:新京报

[摘要] 3月23日下午,花乡桥附近一小院内,20多辆已被喷上蓝漆的出租车公司淘汰车辆,正由“车虫”向外兜售,车牌处的黄色出租车原漆清晰可见。按照李洪生提供的线索,新京报记者来到花乡附近寻访,已见不到明面上摆着卖的淘汰车辆。

  套牌车遇围堵载客狂逃

  他平时拉活儿很注意,除了问目的地,很少跟乘客说话,他担心东北腔露馅,甚至连等红绿灯时都得四下观望,即便如此小心,但李洪生有一次还是差点被逮着了。

  那是年初一天的凌晨,载着位女士的李洪生,被几辆执法车堵在了南三环主路上。

  李洪生一时心急,不顾后果地挂挡倒车撞,然后又猛踩油门往前顶,将围堵的执法车顶开之后,一脚油门往前急飙而去。

  李洪生听其他套牌司机说过,只要车上有乘客,执法人员担心出事故,一般不会开车猛追。果然,当他跑出几公里后,发现确实没有执法车追来。

  他赶紧找了个地方,让已经吓得面色苍白的女乘客下了车,没要钱,连说了几声对不起,李洪生就赶紧开车离开。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满头满脑全是汗水,厚厚的保暖内衣也都湿透了。

  躲躲藏藏,凌晨4点,李洪生从土路绕回其租住的朝阳区东辛店村。

  平静下来后,他才想起当初在花乡附近买这辆车时,卖车的老大哥曾给他打包票:万一被抓了,联系我,在罚款基础上多交个千儿八百,当天就能赎回车继续开。

  即便如此,李洪生也不想用现身说法来验证老大哥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吹的。上万元的罚款,对这个长年只抽5块钱一包烟的套牌出租车司机来说,就是一家人几个月的生活费。

  回到村里的李洪生,把出租车停进了一小片树林里,然后拆掉了车牌、计价器等。

  他担心套的这套牌子已经被执法人员记录下来了。

  其实就算执法人员没记录,也有不少正规出租车的司机在找这辆车。因为当晚有路过现场的出租车司机,将李洪生的“套牌号”发到了的哥的微信群里,寻找真车主。

  的哥查套牌悬赏千元

  当天下午,这条微信被转发进44岁“的姐”孙小梅所在的微信群里。

  此时,孙小梅正在机场排队,看见“寻真车主”的消息弹出,她眉头一皱。

  “唉,不是我的。”几秒钟后,孙小梅用语音在群里发表了辨认结果。

  孙小梅一直在找套自己车牌的克隆车,可对方就像影子一样,总是抓不住。

  当初发现被克隆,是因为孙小梅接到了队里电话,通知她在回龙观又一次违规行车。

  身上已经背了两次违章的孙小梅着急了,因为按照公司规定,短期内有三次以上违章将被开除。

  她急匆匆赶回车队查看违章记录,发现这次违章发生那会儿,她正在机场等活儿。

  队长一听,觉得可能是遇到套牌了,赶紧带着孙小梅去调取了GPS,并与被拍到的违章车辆进行比对。

  猜想很快被证实,两车号牌相同,但驾驶员性别和车身颜色均不同。

  报了案,孙小梅还得赶紧开被套牌的情况说明和GPS证明,然后赶去交通队撤销违章。

  整整一天半,孙小梅没拉成一个活,没踏实吃上一口饭,开着车东奔西跑。

  最终,违章清除,工作算是保住了。但老司机告诉她,即便她的车牌号在交管局系统里备案了,执法人员在查扣时会着重搜索,但想抓到套她牌子的车,无疑是大海捞针。

  孙小梅把这段遭遇发在朋友圈里,末尾还附上一串哭泣、委屈、气愤的表情图像。

  的哥赵凯在孙小梅的朋友圈留言:可恶的套牌车!我的那个也没抓到呢,这个月又换了两次假币,让乘客给投诉了!

  为了抓到套牌车,赵凯还开出了上千元的悬赏奖金。

  “被套牌的太多了,几乎每个公司都有,等真车司机知道的时候,都是套牌车出了事故或有了违章、投诉,然后我们就要去处理,想到有个跟咱牌子一样的车在路上横冲乱撞,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的哥小杨曾在二环路上,亲眼看见真车逼停套牌车的场面,两辆车在车流来回穿插,套牌车最终在最内侧车道被逼停,但司机打开车门就跑,瞬间没了踪影。

  真假的哥合谋套牌分开拉活

  跟李洪生那样悄悄套别人车牌的情况不同,王硕不用担心真车主四处找他围堵他,相反,他和真号牌车主老黄是同村的,还经常一起吃饭喝酒。

  “原先也开正规出租,每个月各种费用刨去后,剩不下什么钱,开不到仨月就不干了。”王硕说,当时有哥们说买个淘汰的车收拾收拾,套个熟人的牌,分头跑,只要不让管局抓住,每个月收入过万不是问题。

  王硕找到了同村同样开出租的老黄,因为都是老关系了,老黄答应了王硕套牌的恳求。

  得到应承的王硕,跑到花乡附近,花了1.7万买了辆下了线的伊兰特出租车,开到了北皋村附近的一家小汽修店,开始喷漆装顶灯等。

  “他(老黄)把车牌和营运证卸下来给我,自己去挂失,说牌子营运证丢了,然后去车管所又补办一套,说是套牌车,其实我的牌子是真牌子。”王硕觉得老黄够义气,提出每月给老黄交“套牌费”,但被拒绝了。老黄对王硕的要求是别违章、别被投诉,只要不牵扯正常运营,就能让他一直“套”下去。

  套上车牌后,两人为了不被当场逮住,几乎都是分开跑活儿,老黄跑东片儿,王硕就跑西片儿,两个人常常都会问对方在哪里,将去哪儿。

  为了避开执法人员,王硕每天都是夜间出车,天亮前收工。

  从刚开始的“左顾右盼”,到后来渐渐变成“习以为常”,有时,王硕也会觉得自己开的就是一辆真车。

  “很多人套牌都是假牌假车,运营时毫无顾忌地违章、拒载,这对被套的真车和乘客的危害最大。”王硕说,而他这样套熟人车牌的,宁愿少拉活儿,也会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毕竟是违法,三站一场(首都机场、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给再多钱也不去,因为那边警察多、交通执法人员多,是克隆车的禁地。”

  克隆车交易因严查转场网络

  都是开套牌出租车,也曾经被执法人员围堵过,但李洪生和王硕一直没被抓到过,运气似乎不错,但两人都知道,执法人员查得紧,只要还开着这套牌车,就难免会有被抓住的时候。

  “如果车被堵住了,就不要车了,大不了再花一万多再买一辆。”李洪生说,当初他买车只花了1.8万,买过来用了两天时间改装,然后就上路拉活儿。

  王硕买车,也跟李洪生一样,是在花乡附近找的“车虫”。

  按照李洪生提供的线索,新京报记者来到花乡附近寻访,已见不到明面上摆着卖的淘汰车辆。

  花乡桥附近一家汽修店老板称,因为查得严,以前摆在街边卖的淘汰车,现在几乎都是在网上发帖交易。

  按照汽修店老板的指点,记者在“58同城”上输入“二手伊兰特”,并将售价限定在2万元以内进行搜索,数十条买卖信息中,一些发帖者直接在产品描述里点明“什么用途你懂得、上路就挣钱、花车一口价”等字样。

  汽修店老板说,这些发帖人卖的就是淘汰的出租车,其中“花车”就是还没改漆的下线出租车。

  在这些网帖中,还附带有车辆图片,其中多数全车被喷上了蓝色油漆。

  而在“赶集”、“淘宝”等其他几个网站,也能查到类似“批发下线车”的网帖。

  其中一名发帖者李先生在电话里表示,手里有多辆二手捷达和伊兰特出售,如诚心购买可看车议价。

3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责任编辑:张开放)
分享到:

相关资讯

PC端网页广告条628*60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